不得不说,面对特朗普政府挥舞的关税大棒,越南的“妥协”可谓是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示范”。这一波波“外交波动”激发了其他东南亚国家的迅速反应。例如,印尼在2024年7月5日的突发消息便让人瞠目结舌,计划与美国签署一份总额340亿美元的贸易协议。这一决定对于长期与中国有着深厚经济合作关系的印尼来说,简直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重大转折。
据印尼方面的消息,协议内容覆盖广泛,金额巨大,涉及的商品包括天然气、农产品、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而印尼方面还承诺对来自美国的1700多种商品实行几乎为零的关税。此外,印尼还宣布将放宽对美国企业的投资限制,给予更多的优惠待遇,展现出对美国市场的开放态度。这一举措不仅仅是贸易合作的升级,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印尼已经向美国递上了一份“投名状”,而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究。
细致分析印尼的选择不难发现,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的威胁让印尼的经济面临巨大压力。作为一个自然资源大国,印尼的经济支柱主要依赖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镍矿。镍是全球新能源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而印尼作为全球镍矿的重要供应国,显然察觉到了美国对稀土和镍矿的急需。美国长期以来对稀土资源的依赖,尤其在特朗普政府提出打破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垄断的背景下,印尼意识到与美国合作,提供矿产资源,将为自己打开一扇巨大的发展机遇之门。
事实上,印尼与美国的贸易合作并非仅仅基于经济考量。美国一直是印尼重要的贸易伙伴,尤其在能源、电子产品和农业等领域,印尼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机械设备对于其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高关税的威胁下,印尼别无选择,经济“低头”几乎成了唯一的生存之道。
同样,在印尼之前,越南和柬埔寨也面临着类似的抉择。越南在美国强压之下,被迫签署了一项不平等的贸易协议,其中越南商品进入美国市场需要缴纳20%的关税,而美国商品进入越南则几乎享有零关税待遇。更加严苛的是,任何经过越南转运的商品将会被征收高达40%的关税,显然这是一种为了限制中国商品通过越南“绕道”进入美国市场的手段。这样严峻的经济形势让人不禁思考,越南为何如此迅速地选择妥协?
从经济层面来看,越南对美国的出口额占其GDP的比例高达25%,2024年预计接近1200亿美元。如果越南拒绝美国的“关税规则”,它面临的将是经济崩溃的风险。为了避免这种局面,越南别无选择,只能低头妥协。
柬埔寨的情况与越南相似,作为一个以纺织品和鞋类出口为主的小国,柬埔寨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市场。如果特朗普政府对柬埔寨征收49%的关税,这无疑将对该国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为了避免这种风险,柬埔寨最终也做出了妥协,选择与美国达成协议,放开部分市场,减少贸易顺差,以此来避免高关税带来的经济压力。
越南、柬埔寨、印尼等国家的“转向”,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反应,背后还暗藏着地缘政治上的调整。这些小国在大国博弈中做出的艰难选择,充满了无奈与无助。
印尼与美国的合作,其实也是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所扮演的“主导角色”正面临挑战的一个迹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控制着全球稀土供应链。印尼的这一转变,尤其是在镍矿和其他关键矿产的合作方面,正在为美国打破中国稀土垄断提供一条可能的出路。美国需要解决对中国稀土的依赖,而印尼的镍矿成为了这一目标的关键资源。
印尼在全球镍矿储量中的占比高达24%,而镍是制造电动汽车电池的核心原材料。随着美国在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镍矿资源的争夺愈发激烈。印尼的镍矿资源因此成为美国补充稀土供应链的战略资源。印尼主动提出与美国展开合作,共同投资稀土矿产项目,帮助美国打破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已经成为这场地缘政治博弈的一部分。
除了镍矿和稀土资源的合作,印尼与美国的340亿美元大单中还涉及一个重要的细节,那就是“去美元化”的加速。越南、柬埔寨、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在与美国的贸易中,正在逐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例如,在越南与美国的协议中,原本要求以美元结算,但签署后人民币结算的比例迅速增加,跨境电商交易额也大幅上涨。这一趋势标志着东南亚国家正在加速“去美元化”的步伐,人民币作为替代货币正在逐步被东南亚国家接受,尤其是在美国不断施压的背景下。
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经济格局的调整,更预示着全球金融格局将可能发生深远变化。东南亚国家在面对美国的高压政策时,表面上似乎是在“低头”妥协,但从长远来看,这些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角色却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文编辑: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