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当地时间7月1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拟对价值720亿欧元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回应特朗普的30%关税威胁。特朗普此前宣布8月1日起对欧盟输美产品加征30%关税,让持续数月的美欧贸易谈判陷入僵局。欧盟成员国部长当天在布鲁塞尔开会时,贸易委员谢夫乔维奇直接亮出新反制清单。欧盟各国既想在最后期限前和美国达成协议,又做好了报复准备。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称,既要公平协议,也得备好反制手段。
欧盟的反制早有准备。意大利外长塔亚尼透露,210亿欧元的首轮对美关税清单已就绪,谈判失败就立即启动,必要时会推出第二套措施,目前仍对谈判抱有期待。他强调,加征关税最终会伤害美国人,股市下跌会直接威胁他们的养老金和储蓄,更希望北美和欧洲实现零关税、开放市场。面对美国的关税压力,欧盟开始往亚太找机会。竞争事务专员里贝拉说,正深化与印度等亚太国家的贸易协议,觉得和印度的自贸谈判特别关键,计划年底前完成。
冯德莱恩(资料图)
她直言,得探索和太平洋国家合作的深度,要是美国真实施关税,欧盟就会加大对其他国家的出口力度,要和开放且守法治的伙伴加强合作,保证贸易公平持续。欧盟还在联合其他受美国关税影响的国家,接触加拿大、日本等国,商量协调反制。德国总理默茨表态,会和马克龙、冯德莱恩紧密合作,解决升级的贸易战,警告若几周内谈不拢,30%的关税会给德国出口商致命打击。谢夫乔维奇称美欧谈判快有积极结果,提醒30%的关税可能让双方贸易彻底停摆。
高盛经济学家测算,加上现有关税,美国对欧盟的实际关税会到26%,要是一直实施,到2026年底欧元区GDP可能降1.2%。欧盟这次反制态度强硬,和之前的绥靖形成对比。冯德莱恩虽把反制措施暂停到8月初,但欧盟内部已达成一致,720亿欧元的反制清单就是证明,他们终于明白对美国退让换不来善意。美国态度已出现变化。特朗普说愿意继续和欧盟谈判,有点欺软怕硬。欧盟手里的能源采购牌很关键,美国靠能源出口赚钱,欧盟要是对美国能源加税,其石油天然气就没竞争力了。
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谢夫乔维奇(资料图)
欧盟买能源的渠道多,不从俄罗斯买,也能从中东买,价格比美国低。俄乌冲突让美国抢了俄罗斯在欧洲的能源份额,可欧盟仍能调整。有些成员国还在买俄罗斯的能源,甚至通过中转间接购买。印度就靠从俄罗斯买原油加工后卖给欧洲赚差价,说明欧盟能减少对美国能源的依赖。特朗普态度松动,暴露了美国外强中干的本质。欧盟之前对美国有幻想,才让对方步步紧逼。美国不仅在汽车、钢铁上加税,还发函逼欧盟接受30%的关税。再不反击,欧盟制造业就危险了。
美欧谈了很多次都没结果,因为美国只想从欧盟捞好处,所谓的对等关税就是借口,欧盟在谈判中一直很被动。7月8日欧洲议会上,冯德莱恩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说中国支持俄罗斯加剧欧洲不稳定,还提了三个要求:降低过剩产能、放宽市场准入,取消稀土出口限制,限制中俄合作。这些话中方早就回应过,中国外长访欧时也劝过她,中欧不是对手是伙伴,别学美国那套。冯德莱恩当时说会深化合作,转头就把话当耳旁风,足见其言行不一。分析认为,她这么做是因为本身对华强硬,又想讨好特朗普,换美国在关税上让步。
欧盟官员(资料图)
类似的还有欧盟外长卡拉斯,说美欧争斗会让中国偷笑,想让特朗普针对中国。马克龙访美时也劝特朗普别打贸易战,专心对付中国。可见,欧盟对华示好多半是无奈,只要美国松口,他们可能就会加大对华施压。现在特朗普不买账,欧盟说不定又会想找中国合作,但前提是得摆正态度,不然肯定碰壁。
路透社分析,8月1日的最后期限其实是谈判缓冲期。特朗普以前也撤回过关税威胁,这次密集发函,是重拾4月的激进姿态,当时“对等关税”威胁引发市场震荡,后来因暂缓才平息。CNBC引述荷兰国际集团报告,说特朗普的“征税信”就是施压工具。德国贝伦贝格银行经济学家费德勒认为,特朗普常用极端立场开路,再寻求妥协,把关税实施时间定在8月1日而非立刻,就是想谈判。要是企业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加上国内政治变化,特朗普可能不会让关税战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