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农商银行紫岩支行的营业厅,像往常一样忙碌。玻璃隔断后,柜员们的手指在键盘和钞票间快速移动,发出规律的声响。这里没有宏大的故事,只有日复一日的迎来送往,每天都能看到温馨的场景:保安快步上前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柜员用亲切的方言耐心解释业务,老年客户有序办理着存折存取、养老金领取等业务。
面对熟悉的乡亲,一句 “来了,今天办点啥?” 是每天的开场白。针对辖区内老年客户多的特点,该支行将 “适老服务” 作为重点,不断优化服务细节。网点不仅配备了老花镜、急救药箱等适老设施,更注重服务的 “软实力”。员工们主动 “多问一句、多帮一把”,老人们递进来的存折,边角常常磨得发亮,办理时总要多问几句,确认清楚;递出去的现金,必定当面点清,提醒收好。对于不熟悉智能设备的老人,全程指导操作;对密码输入、单据填写有困难的,在合规前提下提供贴心协助;遇到破损的纸币,小心地用胶带粘好;碰上复杂的业务,尽量用最直白的话解释明白。
遇到腿脚不便的客户,工作人员提供 “上门服务” 解决燃眉之急。交接班时,低声的几句叮嘱,可能是关于某位听力不太好的大爷下午要来转存,或是提醒下个柜员备好零钱,因为杂货店的大娘待会儿会来换。小小的窗口,连接着外面的世界和乡亲们的生活。在这里,速度很重要,但让每一位走进来的人感到踏实、明白、不被敷衍,是柜台上无声的默契。
近期,客户王大爷在办理完业务后,特意向办理业务的柜员感谢道:“你们农商行的娃娃们,比自家孩子还耐心周到!” 这份朴实的认可,正是支行全体员工用心服务 “银发族”、践行 “百姓银行” 承诺的最好写照。
年复一年,柜台上迎来送往的面孔在变,不变的是这份对待每一笔业务、每一位客户的认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就在这方寸之间,在一次次敲击键盘的声响里,在一遍遍递接现金的瞬间,在那些低声的提醒与耐心的解释中,传递着最朴素的温度。它可能微小,却足以让走进这里的人感到踏实与安心。这份平凡中的细致与耐心,就是基层网点最真实的温度,在最平凡的岗位上,构筑起了乡亲们心中那份对 “百姓银行” 最基础的信任。这,便是这方小小柜台里,流淌着的、属于基层农信最真实也最恒久的光阴。
支行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聚焦老年客户的‘急难愁盼’,把服务做得更细、更实、更贴心,让每一位走进网点的老年客户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农信的担当,真正实现‘服务无小事,真情暖桑榆’。”
图文:王靖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