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7月27日一篇题为《核聚变可能使黄金变得一文不值》的报道称,在人工智能革命催生的能源需求的推动下,核电正在复兴。全球有数十家初创企业在研究核聚变反应堆。成立于2023年的美国马拉松聚变公司日前声称,不仅找到了“通过核聚变将汞大规模转化为黄金的实用途径”,而且可以利用这种方法为未来的核聚变反应堆“开辟新财源”,由此使运营核聚变反应堆具有经济性。
马拉松聚变公司建议在核聚变反应堆的增殖包层中添加汞。这是因为某种汞同位素(含118个中子)在与核聚变反应产生的中子接触后,会转化为另一种汞同位素(含117个中子)。后一种同位素不稳定,会在64小时内衰变成黄金。只要这种产生黄金的过程不妨碍核反应堆的燃料循环,那么黄金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算作核聚变反应堆发电的副产品。
马拉松聚变公司的创始人亚当·鲁特科夫斯基声称,核聚变反应堆产出黄金的销售额或许足以“部分抵销、甚至在许多情况下完全覆盖投资和运营成本”。他在有关论文中指出,这些额外收入将显著降低实际发电成本。
不过,这取决于卖黄金能赚多少钱。鲁特科夫斯基在论文中估计,在不降低核聚变反应堆发电功率的情况下,每1吉瓦发电功率每年可产出2吨黄金。他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则估计,可产出最多5吨黄金。鲁特科夫斯基声称,根据目前的市场价格,这些黄金的价值大致相当于所发电力的价值,因此将使核聚变发电厂的收入翻一番。
鲁特科夫斯基还估计,核聚变反应堆产出的黄金并不会压低金价。目前,全球每年开采黄金逾3500吨。据世界黄金协会统计,包括所有回收的黄金在内,去年的黄金总供应量约为5000吨。鲁特科夫斯基估计,在核聚变反应堆每年产出的黄金达到目前每年的开采量之前,理论上,未来可以建造装机容量总计为1000吉瓦至2500吉瓦的核聚变反应堆。
但从长远看,人造黄金可能会充斥市场,导致金价暴跌。根据美国能源信息局的数据,全球所有发电厂的装机容量目前超过9000吉瓦,且由于人工智能热还会大幅增长。因此,只有第一批核聚变反应堆才能通过额外产出黄金获利。一旦核聚变发电成为主导能源,合成黄金成为核聚变发电厂的常规副业,那么这不仅会导致电价显著降低,也会将黄金降级为廉价金属。
核聚变炼金从理论到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即使根据核聚变领域私营公司最乐观的预测,核聚变的商业化应用最快也要等到21世纪30年代才能实现。核聚变炼金则要等上更长时间。核聚变反应堆产出的黄金部分具有放射性。根据鲁特科夫斯基的说法,这些黄金必须储存大约14到18年,在通过放射性衰变性质变得稳定后,才能使用。因此,随意制造黄金的梦想最快也要等到几十年后才能实现。
来源 | 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