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又有新的动态引发关注。近日,「镭射财经」独家了解到,快手旗下借钱自营平台“省心借”已正式上线,目前正逐步向用户开放服务。这一举措标志着快手在金融业务布局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也预示着互联网金融市场竞争格局的进一步变化。
省心借的上线,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其贷款利率的调整。与第三方平台相比,省心借的贷款利率更低,或将主要开展定价在24%以内的贷款合作业务。与此同时,快手借钱也进一步明确了贷款利率区间,年化利率调整为6.1%-24%,而此前公开资料显示的利率区间为7.2%-36%。这一利率的降低,不仅体现了快手在金融业务上更加合规、稳健的发展思路,也为用户提供了更为实惠的借贷选择。
目前,快手贷款平台的合作对象主要是主流贷款服务商,涵盖了头部助贷平台、民营银行以及消金公司。自营贷款品牌“省心借”的推出,使得快手的消金业务更加多元化,包括导流和贷超等业务形式,产品线涉及快手省心借、快手月付以及快手借钱第三方导流。
其中,快手月付是快手金融在现金贷业务场景之后推出的一项消费分期服务。根据产品信息,快手月付可用于快手小店内的消费,最长免息期可达37天,并且在按时还款的情况下无需支付任何费用。这一产品的推出,旨在满足用户在快手电商场景下的消费需求,进一步挖掘平台的消费潜力。
从整体产品布局来看,快手金融在消金业务上已经构建起与其他大厂相似的产品架构。以自营品牌“省心借”为主,专注于定价24%以内的信贷合作业务;以快手月付为载体,积极拓展场景分期业务;同时,依托贷超业务实现流量变现。这种多元化的产品布局,有助于快手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金融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满足不同用户的金融需求。
然而,与其他头部流量平台相比,快手金融业务的布局时间相对较晚。快手金融业务大约在2023年启动,初始模式主要是导流业务,包括API导流和贷超。尽管快手已经成功收购了一张网络小贷牌照,但目前导流业务仍然是其主要的变现模式。
快手的API导流业务采用统一分发的API模式,即快手统一API接口,将各个合作方(助贷和金融机构)嵌入快手借钱产品中,然后根据用户资质将流量分发给相应的贷款服务商。在这种模式下,用户单次申请可进行多次分发,往往需要一键授权多个贷款授信协议。这种方式虽然有助于提升转化率,实现平台流量的有效变现,但也引发了一些关于用户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快手在金融业务刚入局时,选择拥抱高定价助贷业务。众多快手借钱用户反馈,在快手借钱平台贷款时,综合年化利率约为36%。快手做出这样的选择,主要受到内外两个因素的影响。从内部因素来看,快手平台的用户资质相对下沉,底层资产的风险偏好决定了高定价贷款更具适配性;从外部因素来看,前两年高定价助贷业务兴起,通过API接口获客再分发高定价贷款,成为众多助贷平台的选择,这也为快手借钱带来了流量合作的机会。
但快手金融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今年助贷新规发布后,高定价助贷业务的风口逐渐收紧,24%成为主流的合规红线。这对于快手金融而言,意味着其高定价贷款合作模式可能需要进行调整。
根据镭射财经的分析,快手金融可能的调整方向是,依托旗下网络小贷牌照以及核心金融机构合作伙伴,筛选承接平台内符合24%风险定价的流量客群,通过自营贷款品牌“省心借”对外分发;而对于不符合平台首选风控标准的次优客群,则通过第三方导流方式匹配定价更高的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