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7 月 24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造访美联储总部大楼时,在镜头前上演戏剧性一幕:他当众重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后背,要求其降息。
现场视频显示,在埃克尔斯大楼内,特朗普突然用力拍在鲍威尔背部,同时表示:“我希望他降低利率。” 面对突如其来的肢体接触和施压,鲍威尔身体微倾,随即露出一丝略显尴尬的微笑。
这一极具冲击力的画面迅速在全球引发热议,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不少网友调侃称,特朗普这一拍,拍出了美国经济政策背后复杂的权力博弈。
那么,特朗普为何如此急切地要求降息?
美联储如果真的降息,又会对中美两国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剖析一下。
特朗普为何执着于降息?
特朗普如此急切地要求降息,背后有着多重原因。
从经济数据来看,尽管美国当前失业率处于历史低位,但通胀率近期略有回升,GDP 增速虽稳定却显疲态。
对于商人出身、将经济表现视为 2024 年大选核心筹码的特朗普而言,降息被他视为 “刺激经济的万能钥匙”。
其一,股市堪称特朗普的 “政绩广告牌”。
他多次在集会上炫耀
“股市新高”,而降息通常会推高股市估值。因为降息会促使资金从储蓄转向股市,企业融资成本降低,盈利预期也会得到改善。然而,美联储更关注
“股市泡沫风险”,鲍威尔此前多次强调 “不看股市做决策”,这无疑让特朗普颇为不满,甚至公开批评美联储 “是美国经济的绊脚石”。
其二,大选倒计时的压力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
距离
2024 年 11 月大选仅剩 15 个月,特朗普急需经济数据
“好看”,更高的增速、更低的利率、更活跃的就业市场,都是他所期望的。他的竞选团队已将 “经济繁荣”
列为核心纲领,而降息能通过降低房贷利率刺激房地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投资,短期内拉动经济数据上扬。
其三,与其他国家的 “利率竞赛” 心态也在作祟。
特朗普一直抱怨 “其他国家都在降息,美国却在加息或维持高利率,导致美元太强,伤害出口”。近期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已启动降息周期,日本央行也释放宽松信号,这让特朗普觉得 “美国不能落后”,甚至提出 “美联储应该做得更多”。
但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特朗普的逻辑存在漏洞。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泰勒指出:“当前美国经济不需要紧急降息,强行降息就像给健康人吃兴奋剂,短期亢奋后可能引发通胀反弹、资产泡沫等后遗症。”
历史经验也表明,总统为大选强行干预货币政策,往往会给后续经济埋下隐患,尼克松时期的 “大选刺激” 最终导致了 70 年代的滞胀,里根时期的 “赤字刺激” 引发了 80 年代的高利率危机。
美联储降息对美国的影响
短期内的积极影响
如果美联储迫于压力降息,短期内可能会带来一些积极效果。
首先,正如特朗普所期望的,股市有望迎来上涨行情。
降息使得企业融资成本降低,利润空间可能扩大,这会吸引更多资金流入股市,推动股价上升,进一步提升特朗普在经济政绩方面的 “炫耀资本”。
其次,房地产市场也可能受到刺激。
房贷利率下降,会降低购房者的还款压力,刺激购房需求,从而带动房地产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建筑、装修、家具等行业,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
再者,企业的投资意愿可能增强。
较低的利率环境下,企业贷款进行扩大生产、技术研发等投资活动的成本降低,这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长期发展潜力,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就业。
长期的潜在风险
然而,长期来看,降息也存在诸多潜在风险。
最明显的就是通胀可能反弹。
一旦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因降息而大幅增加,而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无法与之匹配,过多的货币追逐相对较少的商品和服务,必然会推动物价上涨。回顾历史,20
世纪 70 年代的美国,正是由于货币政策失当,在通胀已经抬头的情况下仍过度刺激经济,导致通胀率飙升至 13% 以上,陷入了严重的 “滞胀”
困境,经济增长停滞的同时通胀居高不下,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创伤。
此外,降息可能催生资产泡沫。
在低利率环境下,资金为了寻求更高回报,可能大量涌入房地产、股票等资产市场,推高资产价格,形成泡沫。一旦泡沫破裂,将会引发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导致财富缩水、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等一系列严重后果,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同时,降息还可能削弱美元的信用。
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其信用的维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经济基本面。如果美联储因为政治压力而随意降息,国际投资者可能会对美元的稳定性和价值产生怀疑,进而减少对美元资产的持有,这将对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造成冲击。
美联储降息对中国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波动
美联储降息,通常会导致美元贬值。
因为降息使得美元资产的收益率下降,国际投资者会减少对美元的需求,转而寻求其他更有吸引力的资产。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相对美元可能会出现升值压力。
人民币升值对于我国出口企业来说,犹如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会相对提高,这可能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导致出口订单减少,影响出口企业的利润和就业。例如,我国的纺织、玩具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利润空间本来就较为微薄,人民币升值可能会使这些企业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也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
对于那些依赖进口原材料、能源的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可以减少进口商品的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消费者也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进口商品,提升生活品质。
跨境资本流动
美联储降息后,中美利差可能进一步扩大。
美国国债收益率等美元资产的收益下降,而我国的利率水平相对较高,这会吸引部分国际资本流入我国,尤其是一些追求稳定收益的长期资本,如海外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等。
这些外资的流入,有助于增加我国金融市场的资金供给,推动股市、债市等金融市场的发展。例如,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通过沪深港通、债券通等渠道进入我国股市和债市,为市场注入了活力。
然而,资本的流入也并非完全没有风险。如果短期内大量外资集中流入,可能会导致我国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形成资产泡沫。而且,当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变化,这些外资也可能迅速撤离,引发金融市场的波动。例如,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大量外资涌入东南亚国家,推高了当地的资产价格。但当国际投资者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前景产生担忧时,外资迅速撤离,导致当地货币大幅贬值,股市、楼市暴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
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美联储降息会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带来一定影响。在中美利差较大的情况下,我国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一方面,如果我国跟随美国降息,虽然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刺激经济增长,但可能会面临通胀上升的压力,同时也可能导致资金过度流入房地产等领域,进一步加剧资产泡沫风险。
另一方面,如果我国不跟随降息,保持现有的利率水平,虽然可以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防止资本大规模外流,但可能会使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面临较高的融资成本,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因此,我国央行需要在稳定汇率、控制通胀、促进经济增长等多个目标之间寻求平衡,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状况,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货币政策。
例如,我国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方式,精准调控市场流动性,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贸易格局变化
美联储降息可能会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影响,进而波及我国。
降息可能会刺激美国国内消费和投资,一定程度上增加对进口商品的需求,这对于我国出口企业来说是一个机遇。我国可以抓住这一机会,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然而,美国也可能会采取一些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来促进本国产业发展和就业。
例如,特朗普政府时期就曾多次对我国商品加征关税,试图减少贸易逆差。在美联储降息刺激经济的背景下,美国可能会进一步加大贸易保护力度,这将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更大的挑战。
此外,美联储降息还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竞争性降息,导致全球贸易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我国需要积极应对,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拓展多元化的国际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以应对贸易格局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
特朗普当众施压鲍威尔降息这一事件,背后反映的是美国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政治与经济的复杂博弈。
美联储如果降息,无论是对美国自身还是对中国以及全球经济,都将产生深远而复杂的影响。
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这一事件的后续发展,以及美联储未来的货币政策走向,以便及时调整策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