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下午,东莞银屏山森林公园内上演惊险一幕,一名16岁少女登山途中突发心脏骤停,幸得休假中的东莞市人民医院护士钟艳瑜及时施救。这场与“死神”的赛跑,彰显了医者本能的迅速反应与专业素养。
休假护士秒变“急救先锋”
7月19日16时15分许,银屏山森林公园小路上突然传来急促呼救声。正休假的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护士钟艳瑜闻声赶赴现场,发现一名少女倒地昏迷,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冰冷,已无自主呼吸和脉搏。
家属在旁焦急呼喊,周围游客惊慌失措,有人试图摇晃患者,有人忙着拨打120。
"我是市人民医院护士,请立即拨打120并定位此处!"钟艳瑜一边高声指挥围观群众,一边跪地清理患者口腔异物,随即展开标准心肺复苏——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实施胸外按压,每30次后俯身进行人工呼吸。尽管石板路坚硬硌膝、汗水浸透衣衫,她始终保持规范节奏,与时间赛跑。
黄
“黄金4分钟”创造奇迹
持续4分钟心肺复苏后,少女胸廓终于出现轻微起伏,恢复微弱呼吸与脉搏。钟艳瑜立即将其调整为侧卧位,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因山路复杂、景区出入口多,120救护车抵达仍然需要一段时间。钟艳瑜当机立断,建议家属联系景区工作人员,安排车辆转运,并与120保持对接。
等景区工作人员赶到,她详细说明患者情况和急救过程,确认交接无误后才离开。
这场及时规范的抢救,为女生赢得了黄金救治时间。
“当时只想着一定要把她救回来。”面对家属感谢,钟艳瑜表示:“无论是否在岗,医护人员的本能就是冲在前线。”目前,该少女已脱离危险,正在医院接受进一步观察。
掌握“黄金4分钟”,你也能成为生命守护者
医学研究表明,心脏骤停后4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存活率可达60%。若遇类似情况,市民可牢记以下步骤:
确认环境安全,轻拍患者双肩并呼喊,判断意识;
拨打120,开启免提并放置患者耳边;
检查呼吸,若无呼吸或仅喘息,立即开始胸外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
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循环往复直至急救人员到达。
文 | 姚梓婷
图 | 受访者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