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内卷式"竞争现象日益严重,多家金融机构纷纷采取行动予以整治。工商银行率先在年中工作会议中明确表态,要求带头整治"内卷式"竞争。平安银行广州分行组织全行2000多名员工签署反"内卷式"竞争承诺书。广发银行同样在年中会议中表示,将抵制"内卷式"竞争,坚持长期主义经营理念。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及行业协会相继发声推进银行业"反内卷",要求银行遵守自律机制约定、落实相关利率政策、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浙江省银行业协会发布《浙江银行业个人住房贷款自律公约》,直指当前个人住房贷款市场中存在的"返佣抢单""暗箱操作"等"内卷"现象。广东、宁夏等地金融监管部门与行业协会相继发声,落实反"内卷式"竞争整治工作。
价格战成为竞争焦点
银行业"内卷式"竞争主要表现在价格战方面。部分银行贷款定价过低,存款利率较高,出现存贷款利率倒挂现象。"赔本赚吆喝"的情况屡屡发生,严重影响银行稳健发展。消费信贷利率竞争性下调时,金融监管部门对银行业相关业务进行窗口指导。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自4月1日起将消费信贷利率回调至3%以上。
存款端呈现"降不动"态势,银行普遍存在规模情结。将存款视为立行之本,导致在月末、季末等业绩考核节点。"高息买存款""花钱买指标"等行为屡禁不止。部分银行通过手工补息等操作,将已下调的存款利率变相补回。造成实际利率"明降实升"现象。贷款端利率"下行快"特征显著,在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背景下。银行对贷款业务过度竞争,部分贷款利率明显低于同期限国债收益率。
监管引导行业自律
广东金融监管局已印发银行业保险业"内卷式"竞争负面清单。指导行业协会研究制定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推动行业治理迈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广东拟按照"1+3+N"的制度体系推进"内卷式"竞争的综合整治。"1"指监管部门出台综合整治"内卷式"负面清单,"3"指公会制定出台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倡议书和承诺书。"N"指相关业务领域反"内卷式"竞争的行业自律举措。
监管部门目前已可通过数字手段,监测、量化金融业的低价竞争等行为。以此为基础,结合行业协会自律公约,引导机构良性竞争。若机构仍有相关"内卷"行为,监管部门核实后。可进一步依法依规约束机构行为。宁波市银行业协会组织辖内57家银行机构开会,要求银行机构共同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