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国庆节,一则消息震撼了整个网络:一个瘦弱得只剩60多斤的女人,毅然砸下27万美元包机费,从美国飞回上海。她的到来,仅仅5天后,她便离开了人世。这位女子是谁?为什么她如此执着?她的故事,得从半个世纪前开始说起。
从乡村女孩到“舞蹈精灵”:坚持和奋斗的奇迹
1961年年底,在上海奉贤的一个普通家庭中,周洁出生了。因为家庭贫困,年幼的她被寄养在亲戚家。生活艰难,每天都得看着他人脸色,但这并没有打败周洁。她天生有个“秘密武器”——舞蹈。从7岁起,她便模仿电影中的舞蹈,凭借天赋和毅力,跳得有模有样。
到了1974年,一个机会来了。上海歌舞剧院面向社会招生,13岁的周洁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尽管她没有任何舞蹈基础,但凭借那股灵气,她让考官们都瞠目结舌。老师们觉得她是颗未雕琢的璞玉,但领导们却存有疑虑:“这个乡下孩子,能行吗?”经过一番坚持,老师们终于说服了上层领导,周洁顺利进入剧院。
进入剧院后,周洁才发现,自己和其他舞者的差距非常大。她没有任何基础,怎么办?拼命练!别人练一小时,她便练三小时;别人注重基本功,她还要补文化课。她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15岁时,她就获得了“舞蹈精灵”的称号,出演了《半屏山》《凤鸣岐山》《小刀会》《木兰飘香》等一系列重要舞台剧。
最为艰难的一次演出发生在《半屏山》的排练期间,她不幸肋骨断裂,医生强烈建议她休息,但她坚持演出,硬是咬牙顶着剧痛连续演出了14场。观众们没有意识到,她是在拿命在跳舞。这股坚韧不拔的精神让她迅速走红,16岁时,她便成为了上海滩无人不晓的舞蹈明星。
银幕上的“杨贵妃”:为了角色甘愿增肥
在舞台上取得辉煌成绩后,电影也开始向她抛来橄榄枝。1983年,香港大导演李翰祥在拍摄《火烧圆明园》时,急需一位合适的“丽妃”。周洁的名字被推荐给了李导。在一番简单的试镜后,李翰祥当场定下:“她的眼睛会说话,舞蹈一流,非她不可!”就这样,这位舞台演员懵懂地步入了电影行业。
拍摄电影虽然艰苦,但最让周洁难忘的是与刘晓庆一同啃方便面的日子。两人被剧组称为“方便面太后”和“方便面妃子”。然而,真正让周洁成名的是1992年的《杨贵妃》。唐朝的美人标准偏胖,这让跳舞的周洁感到困惑——该如何增肥?她灵机一动,模仿相扑选手的增肥方法,每天吃下八九个鸡蛋、喝一大碗老母鸡汤,完全不动,二十四小时躺着。
仅仅两周,周洁便成功增加了二三十斤,完成了增肥任务。电影拍完后,她立刻开始节食,迅速恢复了原本的身材。尽管身体受到极大折磨,甚至产生了皱纹和心脏问题,但周洁表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凭借这部电影,她获得了百花奖,并在日本获得了“东方美神”的称号,成为众多影迷心中的经典。
用20万美元“正名”中国舞
到了1997年,周洁已经名声赫赫,但她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的事——她前往美国开办舞蹈学校。原因源于一次海外演出中,她听到外国人对中国舞蹈的误解,觉得中国舞只是“扭秧歌”,深感愤怒。她决定“让世界看到真正的中国舞是什么样子”。
她选择了休斯顿,白手起家。白天奔波招生,晚上自己练习。语言不通、文化差异、经济压力等困境不断袭来,但周洁并没有退缩。她凭借自己的舞蹈才华,吸引了一批批外国学生。最终,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休斯顿市政府将每年11月20日定为“周洁舞蹈学校日”,美国前总统布什和基辛格都亲自接见了她。
更令人惊讶的是,周洁竟然用自己积蓄的20万美元创办了这所学校。这笔资金,在当时可不算小数目,她的目标很明确:“让更多的孩子爱上舞蹈,传播中华文化。”她还回国,在上海和故乡奉贤开设艺校,为更多孩子提供艺术教育。她的爱国情怀和为文化传承的付出,令人动容。
27万美元包机回家:用生命归故土
然而,命运弄人。2015年,周洁不幸被诊断为肺癌,虽然她仍然坚持教学,但病情越来越重。2021年7月,她的病情急剧恶化,医生告知她最多只能活一周。听到这个消息,周洁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慌乱,她只是轻声说道:“我想回家。”
在疫情严峻的情况下,国际航班几乎停运,且她的身体状况极为虚弱,体重已经不足60公斤。普通航班无法承受如此风险,于是她只能选择包机回国。经过亲友的奔走,她终于联系到了医疗包机公司,花费了27万美元。这几乎是她所有的积蓄,但在周洁心里,这笔钱值得。2021年9月,她终于登上了从美国飞往上海的包机。
然而,旅程并不顺利,飞机在关岛停留加油时发生故障,必须等零件到位,足足等待了48小时。尽管周洁身体虚弱,嘴里不断地念叨着“回家…回家…”,但她始终没有放弃。最终,飞机于9月26日凌晨成功抵达上海浦东机场。周洁到家后立即被送往医院,她那颗紧绷的心终于松弛下来,但她的身体已承受到了极限。
2021年10月1日晚,周洁安详地离世。仅仅从她回到家到去世,只有5天的时间。导演胡雪桦发文悼念她,称她为“著名舞蹈家、演员周洁驾鹤西去,从此天堂有最美的舞蹈”。这个消息迅速刷爆了网络,周洁的去世成为热搜话题。许多人感慨,这一生,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
周洁的一生告诉我们,爱国不是口号,而是行动。她花20万美元在海外为中国舞正名,花27万美元在临终时只为回到故土。这些决策,看似简单,却蕴含了她对祖国深沉的情感。她用舞步丈量文化的深度,用生命诠释了家的意义。正如她所说:“此心安处是吾乡”。她的执着,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像一支不朽的舞蹈,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