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零售业务蹚过“灰暗时期”
创始人
2025-08-29 09:57:56
0

平安银行零售业务是近年来银行业关注的焦点。在经历两年的调整后,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交出了一份“渐稳止跌”的答卷——其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零售资产余额同比、环比跌幅均放缓,资产质量持续优化,存量高风险产品基本出清。 但受制于净息差收窄与非息收入承压,短期内零售业务对平安银行营收和利润的支撑仍显有限。平安银行行长冀光恒日前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说:“当前零售业务已度过最艰难的‘灰暗时期’,正处于爬坡阶段,前期改革为零售业务再次起飞与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银行将在现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推动零售业务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业内分析师认为,下半年若消费金融需求进一步恢复、财富管理回暖延续,平安银行零售业务有望真正走出低谷,进入“量质并进”的新阶段。 截至8月28日收盘,平安银行报收12.08元/股。 零售贷款结构调优 去年,平安银行对零售业务进行了大幅调整,从高风险、高收益、高成本向中风险、中收益、控成本转向。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零售贷款结构优化方向进一步明确,即更倾向于风险较低、质量更优的贷款类型。 今年上半年,该行零售金融业务规模延续下降趋势,但贷款压降速度放缓。截至6月末,平安银行零售金融资产占比为28.2%,较去年末的29.4%有所下降。同期,平安银行个人贷款余额约为1.726万亿元,较去年末的1.767万亿元下降了2.3%。 截至今年3月末,平安银行个人贷款余额1.729万亿元,较去年末下降2.2%。而今年上半年的个贷余额降幅为2.3%,不难看出,该行今年二季度零售贷款余额环比降幅,相较一季度明显收窄。 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的零售业务规模虽然尚未回增,但贷款结构却有重要变化。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平安银行住房按揭贷款增长6.2%;信用卡、消费与经营性贷款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分别同比下降9.2%、3.5%和0.9%。 平安银行行长助理王军表示:“我们将进一步调整零售资产结构,做优做强基石类贷款,同时进一步推动中收益贷款的稳步增长,持续提升盈利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上半年,平安银行管理零售客户资产规模为4.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0.4%,新增规模超千亿元,成为零售业务中的一匹“黑马”。 平安银行表示,这主要得益于权益市场回暖及产品结构优化,理财、基金、保险等多元金融产品均实现正增长,零售客户黏性有所增强。 风险出清步入“尾声” 平安银行首席财务官项有志透露,自2023年下半年起,平安银行已主动压降“新一贷”与信用卡等高风险业务。其中,“新一贷”余额从峰值的1500多亿元降至100多亿元,信用卡余额由5000多亿元压降至3900多亿元,已基本出清高风险业务。 与此同时,零售不良贷款率也在持续下行。截至今年6月底,个人贷款不良率为1.27%,较年初下降了0.12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再优化5个基点,处于持续改善轨道中。此外,上半年零售金融业务的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率从105.4%降至96.9%,也可看出零售资产质量恢复的成效。 “前期改革为零售业务再次起飞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过接下来还需要一批‘后备军’。”冀光恒强调了后续努力的方向。 关于这些“后备军”,平安银行首席风险官吴雷鸣解释道,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个人信用为基础、收益稳定的消费和小微经营类产品,年化定价约7%至8%;二是面向中小微经营企业主的信贷产品,授信考量结合企业与个人数据,年化定价在5%左右。 吴雷鸣透露,目前,平安银行已建立千人规模的自营销售队伍以取代中介渠道,并已将中风险中收益零售信贷产品推向市场,目前市场规模约为数百亿元。未来目标是每月投放50亿元至60亿元,两到三年内形成2000亿元至3000亿元的“安全垫”资产。 这类资产结构优化已见初效。“压降高风险贷款,虽短期内造成贷款规模与利息净收入下降,但风险降幅更大。”项有志表示,“今年上半年零售不良生成额同比减少近100亿元,风险滞后释放效应正在显现。” 仍需猛修“内功” 在当前整体净息差持续收窄的背景下,平安银行零售业务营收仍承受较大压力。数据显示,上半年该行零售金融业务收入为310.81亿元,占总营收的44.8%,较去年同期的50.7%下降了5.9个百分点。 面对息差收窄的行业结构性趋势,如何“放缓下降坡度”?平安银行采取了多项措施应对压力:首先,持续降本,上半年该行营业费用为192亿元,同比下降9%,使成本收入比维持在较优水平;其次,调整资产结构,控制不良新增并加大清收力度。 在负债端方面,平安银行着力优化存款成本。上半年,平均付息率为1.79%,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6个基点,个人和对公存款付息率也大幅下行。与此同时,财务管理类手续费收入同比提升12.8%,银保渠道收入同比增长46%,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净息差下行带来的压力。 冀光恒表示,希望未来几年内将零售业务息差维持在高位,在股份制银行中能跻身第二或第三,努力保持30至40个基点的息差优势。他强调,零售业务改革需预备好“安全垫”,对公业务在下半年将继续“及时补位”,成为业务恢复的双重支撑。

平安银行零售业务是近年来银行业关注的焦点。在经历两年的调整后,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交出了一份“渐稳止跌”的答卷——其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零售资产余额同比、环比跌幅均放缓,资产质量持续优化,存量高风险产品基本出清。

但受制于净息差收窄与非息收入承压,短期内零售业务对平安银行营收和利润的支撑仍显有限。平安银行行长冀光恒日前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说:“当前零售业务已度过最艰难的‘灰暗时期’,正处于爬坡阶段,前期改革为零售业务再次起飞与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银行将在现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推动零售业务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业内分析师认为,下半年若消费金融需求进一步恢复、财富管理回暖延续,平安银行零售业务有望真正走出低谷,进入“量质并进”的新阶段。

截至8月28日收盘,平安银行报收12.08元/股。

零售贷款结构调优

去年,平安银行对零售业务进行了大幅调整,从高风险、高收益、高成本向中风险、中收益、控成本转向。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零售贷款结构优化方向进一步明确,即更倾向于风险较低、质量更优的贷款类型。

今年上半年,该行零售金融业务规模延续下降趋势,但贷款压降速度放缓。截至6月末,平安银行零售金融资产占比为28.2%,较去年末的29.4%有所下降。同期,平安银行个人贷款余额约为1.726万亿元,较去年末的1.767万亿元下降了2.3%。

截至今年3月末,平安银行个人贷款余额1.729万亿元,较去年末下降2.2%。而今年上半年的个贷余额降幅为2.3%,不难看出,该行今年二季度零售贷款余额环比降幅,相较一季度明显收窄。

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的零售业务规模虽然尚未回增,但贷款结构却有重要变化。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平安银行住房按揭贷款增长6.2%;信用卡、消费与经营性贷款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分别同比下降9.2%、3.5%和0.9%。

平安银行行长助理王军表示:“我们将进一步调整零售资产结构,做优做强基石类贷款,同时进一步推动中收益贷款的稳步增长,持续提升盈利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上半年,平安银行管理零售客户资产规模为4.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0.4%,新增规模超千亿元,成为零售业务中的一匹“黑马”。

平安银行表示,这主要得益于权益市场回暖及产品结构优化,理财、基金、保险等多元金融产品均实现正增长,零售客户黏性有所增强。

风险出清步入“尾声”

平安银行首席财务官项有志透露,自2023年下半年起,平安银行已主动压降“新一贷”与信用卡等高风险业务。其中,“新一贷”余额从峰值的1500多亿元降至100多亿元,信用卡余额由5000多亿元压降至3900多亿元,已基本出清高风险业务。

与此同时,零售不良贷款率也在持续下行。截至今年6月底,个人贷款不良率为1.27%,较年初下降了0.12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再优化5个基点,处于持续改善轨道中。此外,上半年零售金融业务的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率从105.4%降至96.9%,也可看出零售资产质量恢复的成效。

“前期改革为零售业务再次起飞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过接下来还需要一批‘后备军’。”冀光恒强调了后续努力的方向。

关于这些“后备军”,平安银行首席风险官吴雷鸣解释道,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个人信用为基础、收益稳定的消费和小微经营类产品,年化定价约7%至8%;二是面向中小微经营企业主的信贷产品,授信考量结合企业与个人数据,年化定价在5%左右。

吴雷鸣透露,目前,平安银行已建立千人规模的自营销售队伍以取代中介渠道,并已将中风险中收益零售信贷产品推向市场,目前市场规模约为数百亿元。未来目标是每月投放50亿元至60亿元,两到三年内形成2000亿元至3000亿元的“安全垫”资产。

这类资产结构优化已见初效。“压降高风险贷款,虽短期内造成贷款规模与利息净收入下降,但风险降幅更大。”项有志表示,“今年上半年零售不良生成额同比减少近100亿元,风险滞后释放效应正在显现。”

仍需猛修“内功”

在当前整体净息差持续收窄的背景下,平安银行零售业务营收仍承受较大压力。数据显示,上半年该行零售金融业务收入为310.81亿元,占总营收的44.8%,较去年同期的50.7%下降了5.9个百分点。

面对息差收窄的行业结构性趋势,如何“放缓下降坡度”?平安银行采取了多项措施应对压力:首先,持续降本,上半年该行营业费用为192亿元,同比下降9%,使成本收入比维持在较优水平;其次,调整资产结构,控制不良新增并加大清收力度。

在负债端方面,平安银行着力优化存款成本。上半年,平均付息率为1.79%,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6个基点,个人和对公存款付息率也大幅下行。与此同时,财务管理类手续费收入同比提升12.8%,银保渠道收入同比增长46%,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净息差下行带来的压力。

冀光恒表示,希望未来几年内将零售业务息差维持在高位,在股份制银行中能跻身第二或第三,努力保持30至40个基点的息差优势。他强调,零售业务改革需预备好“安全垫”,对公业务在下半年将继续“及时补位”,成为业务恢复的双重支撑。

相关内容

国家发展改革委4100万元...
11月21日,据陕西省国资委消息:陕西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
2025-11-23 10:22:52
瓜帅谈英超失利:多纳鲁马抱...
在英超本轮的一场焦点战中,曼城客场1-2不敌纽卡斯尔,主帅佩普·瓜...
2025-11-23 10:22:47
日媒紧盯中方致函联合国:中...
参考消息网11月22日报道据日本《朝日新闻》网站11月22日报道,...
2025-11-23 10:22:37
哈登55+3+7祖巴茨18...
【搜狐体育战报】北京时间11月23日NBA常规赛,客场作战的快船以...
2025-11-23 10:22:36
7轮6负!英超-红军锋线集...
北京时间11月22日23时,2025-26赛季英超联赛第12轮继续...
2025-11-23 10:22:34
无力支付费用,停止运营!创...
近日,北京市东城区 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 一则行政处罚告知书显示 ...
2025-11-23 10:22:32
广发银行梅州分行:三十四载...
广发银行梅州分行秉承“相知相伴、全心为您”的服务理念,坚守金融工作...
2025-11-23 10:22:30
邮储银行梅州市分行:扎根老...
初冬时节,硕果飘香。梅州正焕发着蓬勃生机,漫山遍野的金柚压弯枝头,...
2025-11-23 10:22:27
农业银行梅州分行:滴灌产业...
在梅州苏区这片承载着红色记忆的热土上,“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2025-11-23 10:22:25

热门资讯

哈登55+3+7祖巴茨18+9... 【搜狐体育战报】北京时间11月23日NBA常规赛,客场作战的快船以131-116击败黄蜂,黄蜂遭遇5...
美联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 钛媒体App 11月23日消息,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71%,维...
每周股票复盘:星德胜(6033... 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星德胜(603344)报收于24.38元,较上周的26.47元下跌7...
每周股票复盘:西安银行(600... 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西安银行(600928)报收于3.89元,较上周的4.11元下跌5....
千亿银行原董事长,被查! 据广西纪检监察网11月21日消息,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投集团”)副总经理黎敦满涉嫌严重...
每周股票复盘:25广州发展(6... 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广州发展(600098)报收于6.65元,较上周的7.09元下跌6....
每周股票复盘:申万宏源(000... 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申万宏源(000166)报收于5.17元,较上周的5.42元下跌4....
东莞市共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成...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东莞市共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
深圳市圣博纳爱格科技有限公司成...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深圳市圣博纳爱格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杨芳芳,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深圳市福达利模具配件有限公司成...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深圳市福达利模具配件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侯俊英,注册资本20万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