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就《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资本新规》)公开征求意见,2023年11月《资本新规》正式发布,定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巴塞尔协议III最终版在中国开始全面实施。《资本新规》正式实施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2024年11月发布了《商业银行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申请及验收规定》(以下简称《验收规定》),明确了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的验收范围、标准、程序和监管框架,同时,确定了高级方法包括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和操作风险采用自行计算的内部损失乘数。
原监管框架下已获准实施高级方法的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可继续适用信用风险高级方法,其他风险模块需另行申请和验收。此外,一些商业银行也积极推进高级方法建设,开展了大量实施准备工作,表达了积极申请实施高级方法的诉求。
高级方法实施是系统性工程,依据验收规定,商业银行需从治理结构、制度流程、模型方法、参数数据、运行表现、数据和信息系统等方面满足审慎监管要求和严格技术标准。以信用风险为例,结合《资本新规》和《验收规定》的要求,商业银行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的实施内容应包括:
《资本新规》中资本计量标准法使用监管给定的风险权重,缺乏资本计量对于资产风险的敏感度,没有计量敏感度就意味着缺乏资本集约化管理的空间,风险管理做得好不好,和资本节约基本无关,而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的基本特征是“更好风险管理,更多资本节约空间”,是一种监管驱动的“正向”激励机制,顺理成章成为商业银行精细化、集约化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的重要推手。商业银行遵照《资本新规》高级方法的监管要求计量各类资产的风险权重,并将这些结果直接运用在业务经营、风险管理、资本管理的各个环节和领域,将高级方法的“正向”激励机制落实到风险偏好、授信审批、风险定价、贷后管理、风险报告、风险评估和绩效考核等领域。从长远来看,这种“正向”激励机制将会促使更多商业银行采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持续推进风险管理的良好实践。
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是一项涉及治理架构、政策制度、业务流程、计量模型、数据体系、信息系统的综合系统工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的投入、深耕细作才能完成。以2014年第一批核准通过的大型商业银行为例,这些银行大都经历了5-10年时间的建设,进入监管评估阶段,也经历了2-3年的时间,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在多个领域全面推进高级计量方法的实施,这里提出一些需要关注的工作重点:
设置组织架构和协调机制
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的实施不只是个别中后台部门的工作,这项工作的复杂程度高,实施涉及面广,需要银行前台、中台、后台几乎所有部门的重视与通力配合才能顺利推进,而统筹协调全行这些部门,必须依靠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充分支持,因而,有必要成立以行领导牵头的实施工作小组,协调全行力量实施有效推动,并将计量结果应用的要求准确清晰传达到各业务条线和分支机构,避免形式化实施可能带来的应用和管理实践与计量相脱节。
制订实施规划
高级方法的实施涉及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目标也有多层次定位,对于大多数尚未开展的银行,试图短时间内完成所有的目标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明确实施目标定位,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实施路径,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并尽可能为计量结果应用、信息系统运行、数据质量升级预留一定时间,同时,监管机构也要求银行必须制定高级方法的实施规划,分阶段保质保量完成高级方法建设工作,确保实施的完整性和监管要求的落地。该规划应得到董事会、高级管理层的审批,并定期汇报规划的实施情况,以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及时的推进。
完善政策制度体系
资本计量高级方法需要有完善的政策制度体系作为基础,这些政策制度体系需要规范相关的治理架构、职责分工、计量方法、数据体系、信息系统、应用方案等,需对基本制度、具体办法、实施细则或操作手册等制度层级进行制订或对照完善修订,这不仅是落实监管要求,更重要的是为高级方法在商业银行的实施建章立制。
严格执行风险计量标准
资本计量高级方法对于银行自行开发的计量模型有着严格的要求,涉及风险暴露划分、关键定义、数据质量和长度、参数估计方法论、参数校准、模型验证、模型应用等多个方面,银行应该仔细对照监管要求,深入分析模型建设过程每个环节,逐一解决风险计量的问题,并及时推进相关系统上线,落实模型应用的要求。同时,高级方法下各种资产组合的资本占用波动变大,要做到心中有数必须进行可靠的定量测算,应该通过高效的工具和平台,及时、精确测算各种资产组合的风险权重和资本占用,乃至对全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及其原因。
推进数据体系和信息系统建设
高级方法实施的核心问题是数据,无论是满足合规达标的要求,还是提升精细化风险和资本管理的能力,都离不开高质量、宽长度、多维度数据的支持,这也体现了高级方法“数据为王”的理念。目前,即使是实施高级方法很多年的银行也存在数据领域的挑战,数据质量和数据管理能力是高级方法达标的重要内容和核心标准。同时,高级方法实施必须依靠高质量的各类信息系统来实现,高级方法所涉及的信息系统包括运行计量模型的系统,支持计量和管理的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支持模型输出结果应用的相关系统模块,风险权重计量RWA系统,相关报告和报表生成系统,以及提升资本管理能力和应用的系统。商业银行在实施高级方法过程中,必须将高级方法建设与重点信息系统、数据治理和数据体系建设并行推进,强化信息科技资源对高级方法工作的支持。
强化高级计量方法应用
计量和应用“一张皮”是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的核心要求,计量结果必须真实、全面、可靠地应用在银行业务经营、风险管理、资本管理的各个重要环节,监管还专门给出了计量结果核心应用和高级应用的各种场景。商业银行在实施高级方法过程中,不仅是为了满足监管要求,更是从经营理念上树立计量成果应用的原则,通过实际行动落实精细化、规范化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的要求,通过治理架构、政策制度、管理流程、人员职责、数据治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将高级方法的结果应用在客户和业务准入、授信审批、限额控制、风险评估、绩效考核、风险报告等相关领域。
本文内容仅供一般参考用,并非针对任何个人或团体的个别或特定情况而提供。虽然我们已致力提供准确和及时的资料,但我们不能保证这些资料在阁下收取时或日后仍然准确。任何人士不应在没有详细考虑相关的情况及获取适当的专业意见下依据所载内容行事。本文所有提供的内容均不应被视为正式的审计、会计或法律建议。
©2025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及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均是与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组织中的成员。毕马威国际及其关联实体不提供任何客户服务。各成员所均为各自独立的法律主体,其对自身描述亦是如此。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香港合伙制事务所。版权所有,不得转载。毕马威的名称和标识均属于毕马威国际的商标或注册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