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随着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的正式通车,这座全长2890米、主跨径1420米,桥面距水垂直高度达625米的“桥旅结合”“交旅结合”标志性建筑,成为了贵州高桥文化的世界名片。
桥未通,势已起。借助大桥“顶流”带来的影响力,其下方的花江大峡谷景区迎来发展黄金期。
作为国家湿地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花江大峡谷被誉为“地球裂缝”,集雄奇、峻美、秀美于一身,景区内不仅有24个独具特色的自然与人文景点,更留存着1986年版《西游记》流沙河取景地等文旅印记。如今,依托花江峡谷大桥的通车热度,景区铁索桥、石拱桥、悬索桥、花江峡谷大桥等“桥梁博物馆”的特色愈发凸显,加之临近黄果树景区的区位优势,以及六安高速、关兴高等级公路等构成的便捷交通网,吸引着大批游客慕名而来,为景区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图为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
早在花江峡谷大桥建设初期,负责花江大峡谷景区开发运营的安旅旅游公司便已按5A景区标准启动规划建设,计划总投资5亿元分两期打造国际性峡谷观光度假目的地,建成后将形成“七区联动”格局,可解决700余人就业,年接待游客有望突破百万人次。
然而,企业自2019年底进场后,先后遭遇山地建设难度大、前期投入资金多等多重挑战,特别是资金不足问题,制约着景区发展。
“好在有贵州银行的融资支持,让我们景区能快速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接待能力。”该公司总经理伍瑞胜对贵州银行的金融服务表示高度认可。
伍瑞胜介绍,景区一期建设中,新建旅游道路、游客中心、码头,开发海龙洞、购置游船等关键项目均需大量资金支撑,资金缺口成为制约项目推进的“拦路虎”,影响景区观光闭环形成,难以满足游客需求,接待能力受限。
贵州银行安顺分行获悉花江大峡谷景区旅游项目融资需求后,迅速成立专项小组,分、支行两级联动协作,开展风险控制评估,开通绿色审批通道,累计向安旅旅游公司发放83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
图为花江大峡谷景区一角。
“信贷资金如同‘及时雨’,精准注入到景区建设的各个关键环节,保障了景区一期游客中心、停车场、古驿道修复等基础设施的顺利完工,推动游船、快艇等游乐设施及时到位,帮助景区实现第一阶段开业运营,有力支持了旅游道路、码头完善及海龙洞的开发,加速景区旅游观光闭环形成。”伍瑞胜补充道。
花江大峡谷景区的发展,带动了大桥下五里村、小花江村火龙果、花椒等特色农业发展,催生了小花江民宿、艺术写生等新业态,解决800余人就业问题,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
在金融活水的润泽下,景区建设与运营成效显著。2024年景区接待游客量快速回升,1-12月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截至2025年8月末,景区一期核心功能已基本完善,日接待能力提升2000余人次,营业收入同比提升50%。
据介绍,9月28日,花江峡谷大桥通车当日,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已接受游船、快艇等水路观桥预约近4000人。渡船行驶在群山壑谷间,游客在波涛声中尽情领略铁索桥、石拱桥、悬索桥、峡谷大桥横跨江面,飞架两岸的雄壮伟岸之姿,感慨从隔绝到通达的巨变。
花江峡谷大桥建成通车后,两岸通行时间将从2小时压缩至2分钟,桥旅融合发展机遇巨大。贵州银行安顺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分行将密切关注花江镇发展规划以及围绕花江峡谷大桥发展带动的民宿、乡村旅游等新业态的金融需求,从信贷支持者升级为“花江金融生态圈”共建者,进一步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为关岭县域文旅产业升级提供更多支持,让“地球裂缝”的自然之美与金融赋能的发展之效相得益彰,为安顺建设一流旅游城市注入更强金融动能。(文/谭飞芳、刘锐雪、图片由贵州银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