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超越去年全年的营收,但高昂的研发和扩张成本也导致了巨额现金消耗和亏损。
根据向股东披露的财务文件,这家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头羊”上半年创造了约43亿美元的收入,较2024年全年总额高出16%。然而,同期公司现金消耗达25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为开发人工智能和运行ChatGPT的研发成本。而公司更多的支出是非现金支出,包括向员工支付股票。
同时,运营亏损为78亿美元,净亏损更是从去年同期的31亿美元急剧扩大至135亿美元。
这一业绩披露之际,OpenAI正在进行一轮要约收购,其营利部门的估值已从年初的2600亿美元飙升至约5000亿美元。包括软银和Thrive Capital在内的投资者正积极寻求买入其股份,显示出资本市场对其未来增长的强烈信心。
激进的支出策略:研发与人才争夺成主力
OpenAI的巨额亏损主要源于其在研发、营销和人才方面的激进投入。财务文件显示,2025年上半年,研发成本是其最大开支,总额高达67亿美元,主要用于开发新的人工智能模型和运行ChatGPT等产品所需的服务器。
同时,公司的销售与营销支出也大幅增加至20亿美元,几乎是2024年全年的两倍,这反映了其为巩固市场地位而加大的营销力度,其中包括投放“超级碗”电视广告。
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OpenAI上半年的股票薪酬支出接近25亿美元,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这使得公司有望实现此前预测的全年60亿美元股票薪酬目标。
估值飙升与融资蓝图
强劲的增长预期支撑了OpenAI估值的飞跃。目前进行的要约收购对公司的估值约为5000亿美元,这相当于谷歌市值的六分之一,而后者去年的净利润高达1000亿美元。
为支撑庞大的支出和未来扩张,OpenAI正在积极构建其融资蓝图。据媒体报道,截至7月底,公司正在为一笔额外的300亿美元融资接洽投资者。更引人注目的是,英伟达上周表示已签署一份意向书,计划以股权投资的形式,为OpenAI建设的每个1吉瓦数据中心容量提供100亿美元,总额最高可达1000亿美元。
此外,为减少现金支出,OpenAI还采用股权换取资源的方式。2025年上半年,公司向未具名实体授予了约6.7亿美元的股权,以换取服务器供应。
未来展望:更激进的支出计划
OpenAI为其投资者描绘了一幅惊人的增长曲线。据The Information最新报道,公司预计到2030年,其年收入将达到2000亿美元。
然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持续的巨额投入。公司预计,到2029年将累计消耗1150亿美元现金,并在2030年才能开始产生正向现金流。其中,从今年到2030年底,仅租赁云服务商服务器的成本预计就高达约4500亿美元。
尽管上半年135亿美元的净亏损数字惊人,但其中超过一半来自“可转换权益的重新计量”这一非现金项目,这可能与公司此前向投资者发行的可转换股权有关。随着公司结构调整,这些挑战有望得到缓解。同时,公司向微软支付20%收入分成的比例预计将随时间推移而下降,这将在2030年前为其节省约5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