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7个多月的公开招聘竞选后,4000亿级华润银行迎来新行长。日前,珠海华润银行公告称,聘任袁志忠担任行长。收到监管机构关于袁志忠的任职资格批复前,由其代为履行行长职责。按照计划,该行将于10月15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将审议选举袁志忠、李韬、单凯为董事的议案。
公开信息显示,袁志忠为暨南大学1989级金融系国际金融专业校友,毕业后长期在中国银行工作。曾任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广州市珠江支行行长、广东省分行副行长等职务。2023年,袁志忠任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副行长。据悉,今年5月,袁志忠仍以新加坡分行副行长的身份,出席2025年新加坡绿色钢铁论坛。
去年11月的进博会期间,在第七届“新中经贸与投资论坛”上,袁志忠分享了中国银行“一点接入、全球响应”的全方位金融服务体系。据他介绍,在过去的六届进博会上,新加坡分行累计为300余家参展企业提供金融解决方案和跨境撮合服务。
袁志忠是近年来华润银行通过市场化渠道公开“海选”的第二名核心高管。今年2月,该行发出公开选拔行长的公告,要求候选人1975年以后出生,从事银行业工作10年以上,曾担任国有大行或全国性股份行一级分行(资产规模4000亿元以上)行长(含相当职务),或规模相当的城商行、农商行总行副行长及以上职务,且任职3年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华润银行现任董事长钱曦也曾在两年前的海选中脱颖而出,获聘总行行长。今年1月,该行董事会选举钱曦为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整体对比看,本次海选门槛更高。
近年来,市场化招聘成为越来越多中小银行注入“新鲜血液”的重要途径。记者留意到,与袁志忠的国有大行经历和国际化视野有所不同,钱曦加入华润银行之前在股份行阵营长期任职,曾担任招商银行西安分行行长、佛山分行行长,招行总行战略客户部总经理等职务,这或为未来的“钱袁组合”带来更多互补空间。
不过,业绩方面依然承压。截至2025年6月末,华润银行合并口径下总资产约4510亿元。今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32.4亿元、净利润4.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8.55%、25.80%。2024年报,该行实现营收71.32亿元,增幅4.87%;归母净利润降幅近七成至4.49亿元。对于净利润的缩水,该行解释称“是对存量风险资产进行评估后计提信用减值损失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行长补位之后,按照不完全梳理统计,该行包括一众副行长在内的高管已超过10人,这在中小城商行系统并不多见,未来干部治理生态或存在考验。
华润银行成立于1996年,2010年华润集团和珠海市政府对珠海市商业银行实施战略重组并完成更名,主要股东分别为华润集团、南方电网、中国电子、珠海市、深圳市国资控股企业。
据记者观察,作为一家扎根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的银行,华润银行一直把“参与湾区建设”作为重心。按照其定位,形成金融服务产业、产业助推金融的增长模式,打造“以科技驱动的特色产业银行,构建金融基础设施信创平台”,并探索转型之路。
眼下,尘埃落定的新行长如何与“一把手”搭班子、持续推进大湾区产业金融战略、扭转“增收难以增利”颓势、做好资本“补血”补充“弹药”、消除合规内控顽疾?对于新的班子成员来说,还需要一个具备长效机制的“解题方案”。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