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深圳中科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云”)的国产迷你主机,被加拿大学生以超产品本身的费用跨国购入时,这份来自海外市场的认可,既点亮了企业“用中国科技叩开全球大门”的初心,也揭开了小微企业出海路上最尖锐的矛盾——市场机遇与资金困境的“博弈”。
在高端芯片“卡脖子”风险警醒行业的背景下,像中科云这样立志出海的小微企业不在少数,但“无海外抵押物、无跨境信贷记录”的现实,让传统融资渠道筑起高高的“玻璃门”。而依托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搭起信用桥梁,不仅为中科云们解锁了融资新路径,更重塑了深港金融协同服务小微企业出海的生态格局。
微众银行大厦。
出海之困:科技企业的“成长渴望”与“资金枷锁”
2018年,承载着“中国科技,云泽四海”使命的中科云正式成立,从诞生之初,“出海”便不是可选之路,而是刻在企业基因里的必然使命。成立数年,中科云完成了从芯片代销到整机、板卡自主研发的跨越式成长。99元定价的“久久派”开发板,成为龙芯CPU产品中的“学生爆款”,让国产芯片技术更易触达开发者;适配麒麟、统信系统的迷你主机,凭借全链条国产化优势,成功打入银行、政府等涉密机构,出货量突破2000台。
2024年,中科云营收达6100万元,近50%的同比增速,印证了国产科技产品的市场潜力。然而,海外市场的机遇始终伴随着资金周转的“紧箍咒”。跨境物流费、报关费需提前垫付,直接吞噬企业现金流;海外订单普遍存在的长账期,又导致资金回笼滞后,双重压力让中科云面对大额海外询价时,只能“忍痛婉拒”。
这种困境并非个例,而是无数出海小微企业的共同遭遇。在内地,微众银行“微业贷”等数字化融资产品,已能为企业提供便捷的经营资金支持,中科云便通过“微业贷”获得了授信,多次用款;但到了香港这一出海“首站”,传统金融机构的融资逻辑却让企业寸步难行——必须提供本地抵押物、需积累本地信贷记录,繁琐的沟通流程与币种转账难题,让香港关联公司的资金需求成为“无解之题”。这种“境内融资便利、境外融资无门”的割裂,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出海的关键瓶颈。
科技破局:跨境数据验证平台搭建“信用直通车”
打破僵局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种能跨越深港地域壁垒、替代传统抵押物的“信任载体”。2024年5月,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的上线,正是这一载体的核心落地。该平台并非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基于微众银行提出的分布式数据传输协议理念,依托其牵头研发的国产开源区块链底层平台FISCO BCOS构建,其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了深港两地数据凭证的“可信验证”——无需数据跨境传输,即可让香港金融机构认可内地个人或企业的信用信息,从技术层面解决了“信息不对称”这一跨境融资的核心痛点。
微众银行企业总控中心。
富融银行成为首家应用这一技术成果的香港数字银行。依托该平台,富融银行对中科云自主授权的境内信用信息进行核验,最终为其香港关联企业批复了约270万港币贷款。这笔贷款的突破性在于,它彻底颠覆了传统跨境融资的逻辑:无需抵押品,打破了“无资产就无融资”的桎梏;无需提交复杂财务报表,降低了小微企业的申请门槛;无任何手续费,减轻了企业融资成本负担。
“以前100万元资金只能做100万元的生意,现在能撬动200万元的订单”,中科云创始人龚文斌感慨,“出海贷”的技术创新本质,是将企业的“未来增长潜力”通过信用验证提前转化为“当下融资能力”,让小微企业出海的资金枷锁被真正解锁。
生态重构:深港金融协同打造“境内+境外”服务闭环
“出海贷”的成功落地,绝非单一银行的单打独斗,而是微众银行与富融银行基于各自优势构建的深港金融协同生态的必然结果。
从角色定位来看,两家银行形成了精准的互补,微众银行作为国内首家数字银行,深耕中小微企业服务多年,不仅积累了600万家中小微企业客户资源,更具备对内地小微企业经营数据的挖掘能力与数字化风控经验,尤其熟悉具备外贸属性、有出海需求的企业特征;富融银行则依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区位优势,拥有国际化的金融服务能力与海外市场资源,能精准对接企业在港及全球业务的融资需求。这种“内地场景深耕+香港国际链接”的组合,让服务覆盖了小微企业出海的全链路。
从服务模式来看,两者共同构建了“境内+境外”的融资服务闭环,微众银行的“微业贷”解决企业在内地研发、生产、备货等环节的资金需求,为出海打下坚实基础;富融银行的“出海贷”则满足企业在香港设立主体、承接海外订单等环节的资金缺口,形成“内地经营有支持、境外拓展有保障”的完整服务链条。
更重要的是,这种协同并非简单的业务叠加,而是通过数字科技实现了“信用互通”——内地企业的经营信用能无缝转化为香港市场的融资依据,让“跨境”不再是融资的障碍,反而成为企业整合两地资源的优势。
微众银行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银行”。
如今,越来越多像中科云这样的企业,正以香港为“桥头堡”走向全球。微众银行与富融银行的实践,不仅为小微企业出海融资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更揭示了深港金融合作的未来方向,当数字科技取代传统抵押物成为信用基础,当两地银行从“各自服务”转向“协同赋能”,当融资流程从“复杂繁琐”变为“便捷高效”,深港金融圈将不再是孤立的两个市场,而是形成一个服务中国企业全球化的统一生态。
未来,随着大湾区融合的持续深化,这种以数字科技为纽带、以协同服务为核心的模式,必将为更多国产科技企业出海注入底气,让“中国科技,云泽四海”的愿景,在更广阔的全球市场变为现实。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