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讯,长沙银行(601577.SH)公告称,该行于2025年6月23日披露了《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股东湖南三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该行股票不超过3700万股。
截至2025年10月13日,本次减持计划期限届满,三力信息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持该行股份1202.59万股。
本次减持计划实施前,减持主体三力信息与其一致行动人母公司湖南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共持有长沙银行股份5.01亿股,占该行总股本的12.47%。
其中,三力信息持有长沙银行股份1.76亿股,占该行总股本的4.38%;湖南通信产服持有长沙银行股份3.25亿股,占该行总股本的8.09%。上述股份全部为IPO前取得的股份。
半年报显示,一致行动人湖南通信产服及三力信息合计可成为长沙银行的第二大股东,而该行第一大股东为长沙市财政局,持股16.82%;第三大股东为一致行动人长沙通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83%)和长沙通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07%),合计持股6.9%。
银信界注意到,长沙银行于2018年在A股上市,去年该行股价上涨42.10%,而截至10月16日收盘,今年该行股价又上涨13.30%,这应是长沙银行大股东实施减持计划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2025年上半年,长沙银行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营收为132.49亿元,同比增长1.59%;归母净利润43.29亿元,同比增长5.05%。
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长沙银行的个人贷款规模保持了基本稳定,贷余为1920.36亿元,同比增长1.33%。
其中,该行个人消费贷余额为808.45亿元,同比增长7.54%,在信用卡垫款、个人经营贷和住房按揭贷款均出现同比下滑的情况下,稳住了局面。
当然,这种扩张也不是没有代价:2025年上半年,长沙银行个贷平均利率4.88%,同比下滑15.42%;个贷利息收入45.41亿元,同比下滑15.12%;而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个贷不良金额42.1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99%,不良率2.20%,较上年末上升了0.33个百分点。
根据《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金规[2025]9号),“商业银行总行应当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通过官方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渠道披露名单,及时对名单进行更新调整。商业银行不得与名单外的机构开展互联网助贷业务合作。”
但截至目前,长沙银行尚未披露相关名单。
长沙银行控股长银五八消费金融,持有后者56.66%的股权。2025年上半年,长银五八消金实现营业收入10.47亿元,净利润0.25亿元。
作为行业内唯一一家“不做助贷”的消金公司,长银五八消金较少有市场化动作,母行长沙银行为其发展提供了较多的资金、人员和业务支持。
据观察,长银五八消金历任总经理、董事长大多来自长沙银行。
在业务发展上,2023年,长沙银行和长银五八消金“母子联动”,在长沙银行e钱庄内上线了长银五八消费贷产品,该产品年利率(单利)10.8%-21.6%;此外,2024年,长沙银行还发布了关联交易的公告,拟对长银五八消金进行66亿元、1年期的大额授信。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长沙银行两高管任职资格获核准,分别是副行长白晓和首席风险官彭敬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