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20日报道 美国《新闻周刊》网站10月9日刊登题为《金价破历史新高,有人视之为文明崩塌的危险信号》的文章,作者是吉泽斯·梅萨,内容编译如下:
最近,黄金期货价格创下历史新高。有人认为,这不仅反映了市场动荡,更可能预示着全球对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金融体系的信任正出现更深层次的崩塌。
自1月以来,在多重因素的罕见合力作用下,这一贵金属价格已飙升逾50%。各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投资者纷纷减持美元资产。大宗商品分析师指出,此次金价上涨由多重因素罕见叠加所致,包括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升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全球范围内对机构信任度的持续下滑。
瑞银集团大宗商品分析师乔瓦尼·斯陶诺沃在接受《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此次金价上涨的推动因素是,各国央行与私人投资者均在增持黄金,对冲更深层次的担忧。他指出:“今年金价上涨,一方面源于各国央行持续强劲的购金需求,另一方面也源于近期投资需求的回升。这种需求的增长,得益于市场相信美联储新一轮降息周期的来临、美元的持续走弱以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长期存在。”
本轮金价飙升的驱动因素似乎源于结构性动态因素,不同于20世纪70年代的上一轮黄金牛市,当时的主要驱动因素是通胀。大宗商品策略师埃娃·曼泰在接受《新闻周刊》采访时称:“金价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虽与上世纪70年代的牛市走势有相似之处,但驱动因素并不相同。与物价相比,更重要的问题是对现有体系的信心。”
并非所有人都认为此次金价上涨具有稳定性。美国拉特格斯大学经济学教授、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迈克尔·博尔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金价涨幅可能已超出合理范围。
博尔多指出:“自1971年8月尼克松总统关闭‘黄金窗口’、美国财政部不再维持每盎司35美元的黄金与美元固定兑换比率以来,金价便进入自由浮动阶段。金价随着黄金市场的基本面(如珠宝与工业用金需求与黄金产量的平衡)的变化而波动,但黄金也是一种通胀对冲品,是全球不确定性时期的避险资产。”
他认为,此次金价的新一轮上涨“反映了全球多重不确定性因素的叠加,包括两场热战、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及其对美国通胀与经济产出的影响、美国移民政策导致的劳动力供给减少(可能抑制实际经济增长),以及本届政府对美联储独立性的冲击——这些因素可能威胁美国债务的长期可持续性,进而动摇美元的主导地位”。
然而,在许多观察人士看来,此次金价上涨或许预示着更为严峻的局面。财经评论员阿诺德·伯特兰在社交平台X上发布了一篇被广泛转发的帖子,呼吁人们关注当前金价走势与历史模式的关联。他指出,黄金以全球储备货币计价的价值翻倍,这一情况在历史上极为罕见,且往往预示着重大政治变革。美国“寻找阿尔法”网站近期发布的一篇分析报告也响应这一观点,认为金价上涨不应仅被视为金融信号,更应被看成是文明深层压力的体现。
历史上,金价的其他几次大幅飙升也均与地缘政治危机时期重合。1979年至1980年,金价的飙升伴随着两位数通胀、伊朗革命及苏联入侵阿富汗等——这些事件不仅推动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终结,更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震荡。2011年,欧元区债务危机爆发,加之金融危机后美国信用评级被下调,金价再次大幅攀升。2020年,新冠疫情引发的经济崩溃又一次推动金价猛涨。而到了2025年,随着市场消化全球冲突升级、利率下调以及特朗普第二任期内重启的贸易紧张局势所造成的影响,金价再度大幅上涨。(编译/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