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周大福、六福珠宝、金至尊、谢瑞麟以及老庙黄金的足金价格均为每克1279元,纯度均达到了99.9%,周生生的足金价格稍高,为每克1281元,样保持了99.9%的纯度。老凤祥的足金价格则为每克1280元,纯度也是99.9%,菜百首饰和中国黄金的足金999产品价格相对较低,为每克1215元,纯度同样达到了99.9%。
一、品牌黄金最新价格
金银街的投资金条价格为1254.00元/克,工艺金条价格为1269.00元/克,千足金首饰价格为1259.00元/克。
多边金都珠宝的千足金饰品价格为1175.00元/克,3D硬金价格为1215.00元/克,精品挂件价格为1135.00元/克。
富艺珠宝的黄金价格为1279.00元/克,投资金条价格为1138.00元/克,PT950铂金价格为687.00元/克。
天乙银饰的白银价格为12.33元/克。
斯尔沃银器的白银基价为12.33元/克。
中钞国鼎的基准银价为7.43元/克。
K金的价格分别为:9K金370.00元/克,14K金578.00元/克,18K金741.00元/克。
莱音珠宝的黄金价格为1279.00元/克,铂金价格为459.00元/克,金条价格为1239.00元/克。
金大福的黄金价格为1274.00元/克,铂金价格为647.00元/克。
二、银行及金融机构黄金金条价格
建设银行推出的龙鼎金条,每克售价为1010.8元,工商银行则提供了如意金条,价格为每克1011.7元,农业银行也不甘示弱,传世之宝金条的售价为每克1008.2元。
在银行类供应商中,平安银行推出的和谐平安金条价格较为亲民,每克仅需982.7元;浦发银行则提供了投资金条,价格为每克1004.5元。
除了银行外,供应商也提供了各具特色的金条产品,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金条,每克售价为976元,中国黄金推出的投资金条,价格则稍高,为每克1030元。
金银制造厂方面,梅兰竹菊金条的售价为每克990元,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也推出了多款世博主题金条,包括大熊猫彩色金条、生肖金条、吉祥金条以及如意金条,这些金条的价格均为每克990元。
中钞国鼎也提供了金条产品,价格为每克986元,仟家信则推出了仟家信金条,售价为每克992元。
三、贵金属币种行情
熊猫金套币(2025版):59162元/套
1克熊猫金币:1329元/个
3克熊猫金币:3725元/个
8克熊猫金币:3612元/个
15克熊猫金币:15862元/个
30克熊猫金币:29281元/个
100克熊猫金币:78270元/个
150克熊猫金币:127815元/个
1公斤金制纪念币:480000元/个
150克方形金币:90000元/个
150克彩色金币:88000元/个
扇形金银纪念币:7500元/套
以上价格仅供参考,实际购买时可能有所不同。
四、黄金价格缘何涨至“前所未见”?
2024年的黄金市场,用“疯狂”二字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9月国际金价一举突破了1980年经过通胀调整后的历史最高点,按照现在的物价水平来计算,1980年的金价如果放到今天,根本达不到现在的高度,打破了过去几十年里“黄金价格再怎么涨也超不过历史高点”的固有认知,让不少有着丰富投资经验的老一辈投资者都直呼“真是活得久了,什么都能见到”。
从常规的估值指标来看,黄金现在的价格确实高得有些离谱,就拿金铜比(黄金价格与铜价的比值)来说,它常常被用来衡量市场对全球经济的信心。铜代表着工业需求,当经济形势好的时候,铜价就会上涨,黄金作为避险资产,需求就会相对减弱,当人们对经济前景感到担忧的时候,黄金就会更受追捧,金铜比也就会随之飙升。到了10月初,这个比值已经冲到了99.7%的历史高位(这个数据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金本位制度取消之后),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几乎已经达到了顶点。
黄金也有“看起来没那么贵”的一面,那就是和美股相比,标普500指数今年因为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以及人工智能的热潮而一路上涨,10月初,黄金与标普500的比值大约是0.6,仅仅比过去20年的平均水平略低一点,说明在投资者看来,黄金的“性价比”至少没有比股票差太多,因为避险的属性,在市场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更受投资者的青睐。
五、黄金最大支撑也可能暗藏风险
如果说普通投资者的买卖行为只是“小浪花”,全球央行的举动就是决定黄金走势的“大浪潮”,在过去几年里,各国央行,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比如中国、波兰)一直在持续增持黄金,成为了支撑金价长期上涨的核心力量,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 - 2023年全球央行年均购金量超过了1000吨,是过去十年平均水平的两倍还多。
这种趋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未来某些主要央行因为自身的经济压力(比如需要动用外汇储备来应对债务问题)或者战略调整(比如减少对美元替代资产的依赖)放缓购金速度,小幅抛售储备,都可能会对市场心理造成巨大的冲击。
历史上就有过这样的惨痛教训,在1990年代,英国、瑞士等发达国家的央行曾经大规模抛售黄金(英国在1999 - 2002年期间卖出了大约400吨黄金,占其储备的三分之一),导致金价在1996 - 2001年间从400美元/盎司一路
跌倒
了250美元/盎司,跌幅超过了37%,各国意识到了无序抛售黄金的危害,于是在2004年签署了《央行售金协定》(CBGA),限制每年集体抛售量不超过500吨,现在的情况更加复杂,央行购金速度突然放缓(而不是主动抛售),市场可能会解读为“信心下降”,会引发一波抛售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