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起,黄金市场迎来重磅税收新规,你的买金成本可能因此改变。
这项黄金税收新政自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执行至2027年12月31日。
新规最显著的变化是确立了以“用途”为锚点的分类管理新模式,明确区分投资性与非投资性用途的类型及税收待遇。
简单的说,新政的精髓就是 “干什么用,就交什么税” 。
就像咱去超市,买回家自己吃和买回去开餐厅,税务处理是不同的。
如果把黄金交易比作“买菜做饭”:
投资性黄金,就像批发食材,是为了转手卖掉或做成标准盒饭销售。
卖方(批发商)在交易所卖黄金,国家先把增值税收了,但立刻退还,相当于免了这道税。
买方(投资者)买到手时,交易所会给开一张 “增值税专用发票” (就像一张可以报销的凭证)。
但是!关键来了:当投资者把这个黄金转卖,或者做成金条再卖出时,就不能给的下家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只能开普通发票。
这意味着国家给了免税的优惠,但同时也掐断了这个环节的增值税抵扣链条,防止有人利用这个链条来回“套利”。
对个人投资者来说,最直接的感觉就是买入成本更低了(因为免税),但卖出时也无法让下家抵扣税。
非投资性黄金:就像批发食材,是为了开饭店做成菜肴卖给顾客。
卖方(批发商)在交易所卖黄金,直接免征增值税。
买方(金店老板)买到手时,交易所给开一张 “普通发票”。
虽然拿到的是普通发票,但可以根据票面金额的 6% 来抵扣自己的税。等把这些黄金加工成金饰卖给消费者时,可以正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给下家(如果是企业)或者把税含在售价里(给个人)。
这相当于国家给黄金首饰的源头原料减了税,降低了金店老板的生产成本。这个好处最终可能会体现在金饰的零售价格上,让价格更有竞争力。
国家通过这样设计,就是为了让投资的归投资,让消费的归消费。
鼓励投资的黄金通过正规交易所进行,成本透明,管理规范。
鼓励消费的黄金(金饰)有一个清晰、可追溯的税收链条,保证税负公平。
这样能打击到场外的非法交易,以及短期套利行为,并让各类资金进入正规渠道进行交易。
也鼓励个人投资者从购买实物金条转向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积存金、黄金ETF等标准化金融产品进行投资。
这更符合现代金融投资的方向,也更便捷、安全。
对黄金饰品消费有什么影响吗?
普通人购买黄金饰品时,零售价格中通常已包含增值税和消费税。
所以消费者购买金饰时本身就进行了“价税合一”支付,可能感觉不到有什么变化。
而新政将对中小黄金商家构成结构性挑战。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表示:“中小黄金商家的传统盈利模式将发生结构性变革,此前通过票链套利、空转获利的路径已不可行。”
短期内,部分缺乏渠道和资金优势的小商家可能退出投资金条市场,转向深耕消费型金饰、个性化定制等差异化领域。
对金价有什么影响吗?
短期来看,金价可能呈现结构性分化,但长期不改变由全球宏观基本面主导的核心趋势。
投资性金条因税收链条调整,零售价可能因成本传导而温和上升。
而首饰等消费端黄金价格则会因税负明确下降而更显稳定。
业内人士说,新规理论上或会推高国内黄金零售端的价格,对投资性金条影响将大于黄金首饰,短期内将对国内金价形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