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很多职工每个月工资刚到银行卡,就马上转走。这些职工把工资全都转走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现在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主流支付方式。大家把工资转到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平台,这样更方便进行结算支付。另一个是,随着银行活期存款利率接近于零,而把工资放在银行卡上都算活期存款利率。于是,很多人就把刚发下来的工资用于购买其他短期理财产品,希望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而对于当前一些职工将刚发到银行卡的工资都转走的行为,有银行员工表示:“工资刚到银行卡就转走,对储户的影响会非常大。建议将每个月工资的一部分留在工资卡中。同时,要建立工资卡消费的习惯。定期使用工资卡进行日常消费,这样就能确保工资卡的活跃程度。”现在问题来了,如果工资刚到银行卡就马上转走,会对职工产生什么影响呢?
第一,会影响到个人信用的评估

职工马上转走刚到银行卡的工资,如果不向银行申请贷款,那也没什么关系。而如果后续还要向银行申请房贷、车贷、消费贷等贷款,那就会影响到该职工的审核。而在银行看来,如果客户工资一到账就转走,就会被视为这是“资金过路”行为,银行会担心该职工在财务方面是否出现了什么状况,最终会影响到其贷款审批结果。
第二,会影响到银行服务等级

在当前的银行体系中,客户会被划分成不同的等级。而不同的等级享受到服务,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比如,可获得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费率优惠、信用卡额度提升等。而如果客户工资一到就转走,系统就会将其识别为较低等级的客户,从而错过一些专享权益。所以,职工如果想要提升银行服务等级,就把一部分工资留在银行卡上,并且定期用这张卡进行消费,这样就可以提升银行服务的等级。
第三,会影响到贷款的利率优惠

通常客户在申请房贷、车贷等大额贷款时。如果客户之前都是一到账就将工资转走,银行卡上面的资金波动较大,那银行就会考虑到你贷款的偿还能力。即使房贷、车贷的申请能够顺利通过,也无法享受到优惠的房贷利率。
以上海地区30年期,200万的房贷利率为例,若房贷市场平均利率是3.2%,那么到账就把工资转走的职工,就可能获得3.5%的房贷利率。显然,工资一到账就转走,由于无法与银行建立起信任关系,银行为了降低贷款风险,就会给出较高的贷款利率。

而对于工资刚到银行卡就马上转走的职工,我们提出以下这三项建议:①职工在每个月工资发下来之后,不要急着全部都转走,应该留下20-30%的钱在工资卡中。这样既能满足银行对客户资金的留存考核,又不会过度占用客户的资金。
②要建立起使用工资卡的消费习惯,就是定期使用工资卡进行日常消费。比如,水电煤的支付、网购等。就是要保持客户账户足够的活跃程度。③如果需要转移工资,就应该优先考虑转入同一银行的其他账户,这样银行在对你进行资金统计时,仍会计入你的资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