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蓝海面上,阳西县程村镇的生蚝养殖基地中一排排蚝架整齐排列。阳江有着“中国蚝都”之称,“程村蚝”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近年来,依托丰富浅海滩涂资源,阳江大力推进蚝产业规模化发展,全市蚝年产量达34万吨,养殖面积5600多公顷,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蓝色引擎”。

经营某水产养殖公司的谢先生介绍说:“这是正在悬吊养殖的‘程村蚝’。”谢先生现经营有蚝排10条,由于生蚝销售具有季节性,在销售旺季来临前,用于采购蚝苗、饲料等资金需求明显增加,阳西农商行得知需求后第一时间进行对接,通过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的方式迅速为其发放1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并向中国人民银行阳江市分行申请“粤惠贷”支农支小再贷款专项额度支持,通过“再贷款+政策性担保”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为加强对地方特色产业清单内的民企、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新设“粤惠贷”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专项额度,首期额度为20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阳江市分行积极响应,根据辖区实际将海洋牧场产业、五金刀剪产业纳入地方特色产业清单当中,引导法人银行机构加大对上述产业的支持力度。截至9月末,全市法人银行机构已推出“蚝情贷”“程村蚝贷”等专属信贷产品,对海洋牧场产业累计发放贷款6.37亿元,惠及3558家市场主体。

不止增设“粤惠贷”,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还对原“粤科融”“焕新贷”“粤贸贷”“三个100亿”再贷款、再贴现专项额度进行扩容,形成覆盖科创、消费、外贸、特色产业的“四个200亿”。截至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阳江市分行在科创、消费、外贸三大领域的额度已全部使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在科创领域,针对企业早期轻资产、高风险导致的“融资难、融资贵”痛点,中国人民银行阳江市分行大力推广“股债贷担保租”联动服务模式,以“粤科融”专项额度提供再贷款支持,并引导银行机构通过担保、保险等工具分散信贷风险。
在政策支持下,阳江农商行创新推出“科创贷”,不仅担保方式灵活,还支持知识产权质押叠加授信,有效提升融资效率。截至9月末,辖内法人银行机构向科创企业投放资金3.75亿元。消费领域,中国人民银行阳江市分行通过“焕新贷”专项额度,已带动辖内法人银行机构向小微、涉农主体投放消费贷款14.38亿元,并举办粤西片区文化和旅游服务消费重点领域银企对接活动,引导法人银行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与政府“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协同发力,推动消费市场扩容提质。
如阳春农商行通过“整区授信”方式,为阳春市大河水库移民安置新区授信1亿元,满足居民房屋装修、家电家具购置的资金需求;阳江农商行则推出“民宿贷”,向滨海旅游小镇东平镇实施整镇授信,助力民宿主在旅游旺季前完成修缮升级。
在外贸领域,阳江五金刀剪出口量占全国85%,已形成超500亿元产值的产业集群,相关经营主体达8500多家。为支持这一产业发展,中国人民银行阳江市分行给予“粤贸贷”专项额度支持,引导法人银行机构进一步丰富信贷产品,推出“粤质贷-阳质贷”、订单贷等,持续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阳江市分行将继续用好广东省“四个200亿”政策资金,引导更多金融资源精准投向科创、消费、外贸和地方特色产业领域,为阳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南方+记者 杨世华
通讯员 梁惠娟 冯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