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乌克兰闯下大祸,用无人机攻击中国记者,欠中国15亿贷款也不还了
创始人
2025-07-01 10:46:21
0

俄乌冲突愈演愈烈,乌克兰方面却接连犯下大错,不仅用无人机攻击了中国记者,连欠中国15亿美元的贷款也不想还了。

据凤凰网报道,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州边境的苏贾地区,中国记者卢宇光在采访时遭到了乌克兰无人机的袭击而受伤。俄方强烈谴责此事,称乌军对中国记者的蓄意袭击是恐怖主义袭击,乌军的目的就是要迫使媒体噤声。

【受伤的中国记者卢宇光】

中国记者在俄乌前线受伤,几个疑点需要乌方解释

尽管俄方对乌克兰的谴责,明显受到政治立场的影响,但盘点现场的情况,以及乌方此前的行动,不难发现的确也有一些可疑之处。

首先,中国记者在采访时,身穿带有“媒体”标识的防弹衣,按理说身份明确可识别,然而袭击却精准地将指向了他,造成这名记者的头部受伤。

其次,中方的记者之所以冒险抵达前线,就是为了采访科列涅沃村当地居民,报道乌军无人机袭扰,对当地平民造成了多大的伤害,结果就遭到了乌军无人机的袭击。

最后,这已经不是头一回乌军针对记者群体发动袭击,此前就曾有俄罗斯媒体的记者,在采访时遭到乌军的袭击出现伤亡。

【俄方谴责乌方的做法是“恐怖袭击”】

众所周知,根据《日内瓦公约》规定,新闻工作者作为非战斗人员,在冲突地区应受到特别保护,他们的职责是传递客观信息,而非参与军事行动。

乌方的行动不仅无视了这些基本准则,还试图通过暴力手段压制不利于自身的报道,制造恐惧氛围以达到“噤声”的效果,每次都说是“误伤”显然不能让人信服。

比较讽刺的是,乌方虽然试图采取更为激进的方式进行信息封锁,却在报道俄军的袭击时,着重报道对医院、学校造成的损伤。

这种行径本质上是一种意图通过暴力控制舆论、制造社会恐慌的行为,也难怪俄方会做出“恐怖袭击”这样严厉的指控。

还有观点指出,此时正值北约“讨好”特朗普,商议扩充军费的时间点上,乌方在此时通过激进手段试图扩大冲突规模,不排除这是乌方想要通过这种方法,在北约各国增长的军费支出中“分一杯羹”

【北约试图通过涨军费来讨好特朗普】

乌克兰已严重透支,还想拖欠中方15亿贷款

从中不难看出,乌克兰近年来的外交与经济政策,显示出严重的短视性和依赖性

在军事上,它盲目追随西方大国,尤其是美国和欧盟,试图通过外部援助维持战争机器运转。

然而,现实却并不乐观:西方承诺的资金往往未能如期到位,且附加苛刻的政治条件。

例如,美国要求乌克兰用矿产资源抵押换取援助,而欧盟的支持,说白了就是要求乌军用士兵生命为代价拖住俄罗斯,这种“透支未来”的做法,使得乌克兰逐渐失去了战略自主权。

在这个背景下,乌方不去及时止损,反省自身的问题,反而动起了歪脑筋,试图继续拖欠中国的贷款,做法让人难以置评。

近日,有乌克兰议员表示,部长内阁正在向乌克兰议会发出申请,授权乌方暂停支付中国贷款,并在后续与中方的谈判中,以更优惠的方式减少债务。

这里提到的贷款,指的是中乌签订的一个粮食协议,协议规定中方向乌方提供资金保证其粮食生产能力,乌方需提供不少于8000万吨的玉米和其它粮食。

这个协议签订于2012年,期间乌方不仅未能履约,还曝出过贪腐丑闻,截止2020年也仅仅返还了15亿美元贷款中的7500万,现在更是要将“赖账”进行到底了。

这也不是乌方第一次失信于人,泽连斯基上台后就曾单方面撕毁中方对马达西奇公司的收购协议,严重破坏了双边投资环境。

尽管中企已向国际仲裁法院提起诉讼并要求巨额赔偿,但至今仍未得到合理回应,这类反复无常的做法不仅损害了投资者信心,也让乌克兰在全球市场上的声誉大幅下滑。

更何况,乌克兰现在的公共债务水平持续攀升,已接近不可承受的程度,在这种背景下,拖欠贷款、违约合同等行为只会让其信用进一步恶化,最终陷入“越穷越借、越借越穷”的恶性循环。

【乌克兰方面不是第一次对中方毁约】

中方已仁至义尽,乌方应好自为之

面对乌克兰的一系列失信行为,中方始终展现出负责任大国应有的姿态,在俄乌冲突爆发后,持续提供大量人道主义援助,包括食品、药品等基本生活物资,帮助缓解乌克兰民众的生活困境,展现了极大的善意与包容。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外交斡旋,致力于推动停火谈判,为和平解决争端创造条件,主张通过对话与协商化解分歧,反对任何一方扩大冲突的行为,这种中立、公正的态度,与西方国家形成鲜明对比。

与此同时,中方与乌克兰签订的粮食协议,本质上是各取所需的双赢合作,是缓解乌克兰经济压力的有效途经,乌方一再反悔,最终损伤的是自身的利益。

【倒向西方没有给乌克兰换来想要的东西】

说得更直白一点,中国从未亏欠乌克兰,乌方却在多个关键问题上一错再错,正如前文中所说,对于乌克兰而言,当务之急不是继续依赖外部力量,而是反思自身问题,重建国家信誉。

盲目倒向西方,并没有给乌克兰带来想象之中的机遇和庇护,反而让乌克兰成为了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

俄乌打了三年多,除了少部分乌克兰高层赚得盆满钵满,绝大多数乌克兰平民的日常生活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望乌方尽早认清自身的处境,制定更加独立、务实的外交政策,才有希望避免进一步滑向“深渊”。

相关内容

融创中国(01918.HK...
久期财经讯,6月30日,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简称“融创中国”,0...
2025-07-01 17:47:21
凭快递数据就能贷款!茂名建...
时值盛夏,荔枝、三华李、黄皮、龙眼等水果次第上市,“水果之乡”茂名...
2025-07-01 17:47:17
湖北首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
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进一步...
2025-07-01 17:47:17
茂名工行落地茂名市首笔转型...
近日,在中国人民银行茂名市分行的指导下,中国工商银行茂名分行积极推...
2025-07-01 17:47:17
创业黑马:发行股份及支付现...
金融界7月1日消息,创业黑马近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具的通知,深交...
2025-07-01 17:47:16
医保双目录破局支付瓶颈 创...
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国家医保局出台新政,为创新药产业打通从实验室...
2025-07-01 17:47:14
真实世界研究将与医保支付挂...
强化真实世界研究,这意味着创新药进入目录的考评维度将增加 文|《财...
2025-07-01 17:47:12
上海:本市参保人员用集采范...
为贯彻落实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工作要求,即日起,上海调整冠...
2025-07-01 17:47:11

热门资讯

凭快递数据就能贷款!茂名建行为... 时值盛夏,荔枝、三华李、黄皮、龙眼等水果次第上市,“水果之乡”茂名处处好“丰”景。与此同时,随着各类...
舒华体育已回购69万股 支付金... 财中社7月1日电舒华体育(605299)发布公告,截至2025年6月,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
农发行桦南县支行发放2.33亿... 人民网哈尔滨7月1日电 (记者陈静)近日,农发行桦南县支行成功投放农地贷款2.33亿元,用于支持当地...
警惕小额贷款骗局,守护消费者权... 在金融消费的多元版图中,小额贷款本应是助力资金周转的正规渠道,却有不法之徒借其之名行骗,严重侵害消费...
内蒙古自治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 经内蒙古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内蒙古自治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将于2025年...
全省典型!江海法院一起涉拒不支... 近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广东省公安厅联合发布惩治恶意...
国有大型银行板块7月1日涨1.... 证券之星消息,7月1日国有大型银行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03%,建设银行领涨。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3...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盘报7.16... 每经AI快讯,7月1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盘报7.1618,较上一交易日上涨38点。 每日经济新闻
和元生物:2024年全球CGT... 金融界7月1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和元生物提问:近日,礼来公司宣布以高达 13 亿美元的价格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