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国家医保局出台新政,为创新药产业打通从实验室到病床的“最后一公里”。
7月1日,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有关情况。这份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同发布的新政,首次提出5方面16条全链条支持举措,直指创新药研发同质化、支付能力不足、入院难等核心痛点。
图为北京一家药企内,研发人员正在忙碌。(图片由CNSPHOTO提供)
医保商保“双目录”来了
在新政中,较受关注的是构建“医保+商保”分层支付体系。在基本医保目录基础上,首次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商保目录),形成差异化的创新药价值认可路径。
若干措施指出,医保目录定位“保基本”,通过优化续约规则稳定企业预期。允许创新药在销售额超预期或新增适应症时,通过谈判调整支付标准,降幅不高于简易续约规定;商保目录则聚焦临床价值高但超出医保承受范围的创新药,探索严格价格保密机制,目录内药品不计入医保自费率考核及集采替代监测范围。
平安保险健康险相关负责人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这相当于为高价创新药开辟了“特区”。首批商保目录预计纳入的药物数量还不确定,但业内人士认为,会覆盖肿瘤靶向药、罕见病疗法等多种临床急需药物。通过保险行业深度参与价格协商,患者能够有支付保障,药企也可获得更高定价空间。
今年6月,国家医保局印发《2025年基本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申报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首次将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纳入调整方案。
记者查看指南发现,今年药企在申报国家谈判及竞价药品信息时已经可以“填志愿”,选择申报医保目录或是商保目录。
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心宇在新闻发布会上称,企业可以自主申报纳入医保药品目录,或商保创新药目录,也可以同时申报两者。与医保目录调整的不同点在于,商保创新药目录将充分尊重商业保险公司的市场主体地位,在方案制定、专家评审、价格协商等环节,保险公司、行业专家将充分参与,商保专家对于一个药品能否进入商保创新药目录以及价格协商具有重要的决策权。
《中国创新药械多元支付白皮书(2025)》数据显示,2024年创新药销售市场规模达1620亿元,但支付结构失衡:医保基金支付约710亿元,覆盖44%;个人现金支付约786亿元,占比49%;商业健康险支出约124亿元,仅贡献7.7%。国家医保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医保基金对协议期内谈判药品累计支付4100亿元,带动相关药品销售超6000亿元,以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
医保数据开放激活源头创新
若干措施首次将全国医保信息平台纳入创新药研发支持体系。加强医疗、医保、医药三方信息互通与协同,做好医保数据资源管理,推动医保领域公共数据资源利用。在确保数据安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探索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必要的医保数据服务。
资料显示,2022年3月,国家医保局建成了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332个地市、13.3亿参保人、100万家定点医院药店、1.79万家医药企业和36万种药品耗材的医保相关信息。
2025年3月1日,国家数据局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上线运行,国家医保局已将药品追溯信息作为公共数据资源上传登记。在药品追溯信息方面,截至2025年5月26日,平台已累计采集药品追溯信息392.36亿条,能够确保每一盒药品的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主任付超奇此前曾公开表示,借助这些数据,用户可更好地维护自身用药安全,医药企业可优化市场销售策略,加速药品耗材研发,管理部门也能及时发现回流药、串换药、假药等问题。
付超奇还表示,医保数据覆盖范围广、标准化程度强、赋能乘数大、边际收益高,是非常宝贵的新质生产要素。希望通过数据的赋能,推动人工智能、商业健康保险、医药研发创新等领域的长足发展。
鼓励创新药拓展海外市场
若干措施也强调了要促进创新药全球市场发展,要搭建平台,助力拓展海外市场。
国家医保局价采中心副主任王小宁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国家医保局指导广西依托中国东盟医药区域集采平台,积极促进国产药品、医用耗材进入东盟国家,同时创新建立国内外购药便捷服务通道,这标志着医药集采领域的跨境交流合作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接下来国家医保局将支持更多有条件的地区,发挥区位优势,搭建创新药交易平台,加强国际推广。
“中国创新药产业已从引进模仿转向创新输出。”王小宁表示,2024年中国药企完成超90笔海外授权交易,总金额突破500亿美元。
生物医药行业研发周期长、投入大。若干措施提出,支持鼓励商保,扩大对创新药的投资规模,培育支持创新药的耐心资本。
“为了支持创新药的海外上市,我们准备借鉴国际的做法,按照企业自愿的原则,执行谈判价格的保密,特别是对商保创新药目录的药品,我们将探索更加严格的价格保密机制。”王小宁说,“未来国家医保局将采取更加有实效的措施,在价格方面为创新药走出去提供更多的支持。”
值得关注的是,7月1日,创新药概念股午后发力,前沿生物20%涨停,科兴制药涨超17%,舒泰神涨超13%,一品红、锦波生物、悦康药业等多股大涨,昂利康涨停股价创历史新高。
爱建证券认为,看好中国医药创新实力提升的产业趋势,即从创新实力提升到盈利能力和估值提升。创新药的核心驱动力是中国医药创新实力的提升,创新药出海是未来3至5年的产业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