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何佳仪
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于5月17—18日在深圳举办。在“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与应对”主题讨论环节,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发表演讲。
随着我国快速迈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周延礼指出,个人养老金制度可作为养老金的重要补充,养老金融不仅关乎社会保障网的稳固,更对老年人福祉、经济增长以及养老机构发展等方面有着深远影响。
周延礼回顾道,我国对养老金制度的谋划布局由来已久。2013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便要求社会保障机构开展研究与顶层设计,以确保中国的养老金制度可持续。2019年,政府制定养老金制度改革和改善的总体规划,基于中国的现实和国外实践,我们应该学习日本的养老金制度。要建立三支柱的养老金制度:一是基本养老金作为基础支柱,二是企业和职业年金作为第二支柱,三是把个人储蓄、个人养老金和商业养老金制度作为第三支柱的补充。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个人养老系统架构。这具有鲜明特点,它坚持个人自愿原则,以市场为导向,面向个人和企业员工等群体,具备投资性质;每年12000元的缴纳上限,让中低收入人群,特别是年轻人从中受益更多,同时为高效社保体系奠定基础,但推进过程需谨慎,确保与整体社保基本制度有机融合。
“根据我个人研究,我们应该也有一个更方便的取养老金的方式,像从银行取钱一样。”周延礼指出,养老金政策以及开账户的复杂性是个问题,对金融机构来说要培养多大的长期稳定的养老金也是问题。
周延礼坦言,解决想要开发个人养老金系统,想把它放在更宽泛的框架和证券系统里,要把养老金项目放到社保政策里大量发展这些问题,目前刚度有限,吸引力也是比较弱的,我们需要详细研究,找到好的解决方案来解决问题。
而后,针对实现中国个人养老金可持续发展,周延礼提出针对性建议。从消费者角度,金融机构需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提供有吸引力的长期回报,依据客户需求和风险偏好定制产品,丰富投资策略与选择,并加强投资者教育,充分保障消费者自主选择权,让其获得稳定预期回报。从养老金提供者角度,政府应加强战略性监管,在提升金融机构回报率的同时,保障养老资产安全,推动金融机构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提供服务,引导其将更多利益反馈给参与者,实现收益公平共享,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