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赋能激发消费新活力
编者按消费既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直接体现。当前,我国商品消费升级加速推进,服务消费需求持续迸发,新型消费业态蓬勃生长。为强化金融对消费的支撑作用,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通过一系列精准有力的金融“组合拳”,为消费市场注入源头活水。本期深度报道聚焦这一重要政策,从多维视角解码金融赋能消费升级的路径,深入分析金融政策如何通过完善收入增长机制、创新财富管理工具、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长效举措,从根本上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与信心,推动实现从“能消费”到“敢消费、愿消费”的转变。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张李源清
随着金融服务深入渗透各类消费场景,金融“活水”正不断流向消费领域。在金融促消费的大背景下,不“卷”利率的金融机构开始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医”等重点消费场景,持续推进支付便利化建设,提升现金、银行卡、移动支付、数字人民币等各类支付方式的兼容性,为消费者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支付体验。
提升包容性让支付“不见外”
“消费支付就像在家乡一样,太便利了!”在137届广交会上,马来西亚采购商杰森一边用家乡钱包Touch’n Go eWallet扫码购买咖啡,一边夸赞道。
“广州是一个包容的城市,外出消费无论是现金还是刷卡都很方便!”来自土耳其的采购商卡恩则是第二次来广州,习惯使用信用卡支付的他,在琶洲地铁站通过刷VISA卡买票时说道。
近年来,我国移动支付发展迅速,但部分外籍来华人员仍习惯使用银行卡或现金支付。对使用移动支付不习惯、不适应,也对当前我国支付服务的包容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机场是外籍人员“入境第一站”,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入境人数位居全国前列。“我们在白云机场打造了集便捷支付、服务引导、支付宣传为一体的便利化场景,持续优化外籍人员服务体验。”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相关负责人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一方面,各类支付方式“全兼容”。机场内近400家零售、餐饮商户全面支持境外银行卡、移动支付、现金多种支付方式,外籍人员可以不改变原有支付习惯轻松消费。同时,还布设了外币特许兑换网点9个,在特许兑换网点提供“零钱包”服务等。另一方面,便捷的“一站式”服务指引也可轻松获取。
为充分尊重外籍客商支付习惯,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根据便利化、市场化、可持续化的原则,紧盯“食、住、行、游、购、娱、医”等重点场景,持续完善“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多层次、多元化支付服务体系。
广东的这一举措,是各地持续提升支付便利度的缩影。与此同时,当前消费市场也出现一些创新支付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提升了支付便利度。
2022年9月,为提升澳门车主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内停车支付便利性,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指导广东银联、银联国际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首创落地澳门单牌车无感停车功能;2023年7月,为迎接“港车北上”,又进一步升级系统功能,以支持香港单牌车实现停车无感支付,并将受理覆盖范围拓展至大湾区各地市的停车场。
“目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内已基本实现澳门单牌车无感停车全覆盖,大湾区各地市累计覆盖停车场超2000家。”上述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港澳单牌车用户数约9000户,交易笔数2.82万笔,交易金额81.26万元。
不过,移动支付虽是大趋势,但现金兜底依然是支付便利化的底线。不熟悉移动支付的老年人、习惯使用现金的外国人都是现金支付的主要人群,对此,多地开展落实“境外取现”“零钞取现”“零钱包”等各项举措,惠及包括外籍来华人士、老年群体在内的所有消费者。
新兴跨境支付格局正在形成
在跨境消费升级浪潮中,个性化、品质化的新型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涌现。
“All done in one stop,so convenient!”来自白俄罗斯的游客Tim,在天环广场集中退付点办理离境退税“即买即退”业务,现场收到1000多元的退税款,成为了广州市集中退付服务的首位体验者。
6月28日,广州市首个离境退税“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在天环广场正式亮相,这标志着广州离境退税服务迎来大升级。“全市通退”是天环广场集中退付点的一大亮点,它打破了商圈地域限制,将分散的服务资源高效整合。境外旅客只要符合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相关条件,无论在广州市哪里购物,都可以前往天环广场“一站式”办理现金退付。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实施以来,我们的客流量明显增长。商场本次启动的集中退付点对标国际标准,设置服务专区,配备专人服务,精准对接境外旅客消费需求。”新鸿基地产代理有限公司租务部总经理周淑雯表示,相信这一高效便捷的退税服务能进一步刺激消费意愿,推动形成“购物—退税—再消费”的良性循环。
内地与港澳的居民及企业的生活和业务往来,也因为新的安全便捷的支付方式迎来各种利好。
2024年9月,横琴“澳门新街坊”双币种收单业务试点正式上线,实现居民在横琴“澳门新街坊”内商户使用人民币、澳门元进行小额移动支付。据悉,双币种收单业务是在横琴“澳门新街坊”内参与试点的商户,实行人民币、澳门元两种币种的收单模式。居民可自主选择使用云闪付、支付宝、微信等内地支付钱包或澳门中银手机银行、工银e支付、MPay澳门钱包等澳门本地支付钱包,在同一商户进行人民币或澳门元支付,感受“粤澳兼容”的便利化支付体验。
2025年6月,内地与香港间的“跨境支付通”在正式上线后,迅速引发关注。“跨境支付通流程非常便捷,最大优势在于免手续费,只需提供收款人账号及身份证信息,便可像日常汇款一样完成操作。”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办理的客户以个人用户为主,多用于孩子在港就学的费用汇款、内地居民在香港的生活开支,还有一部分是从事跨境贸易的小微企业主。
与此同时,信用卡业务也从传统支付工具向跨场景、跨生态的客户服务转型,成为了金融机构深度参与跨境消费的重要载体。如民生银行联合新加坡航空正式推出“民生新加坡航空联名信用卡”,这是新加坡航空在中国市场首张联名信用卡产品,聚焦出境商旅人群,以多元权益体系与全球支付服务助力新一轮跨境消费升级。
数字人民币仍须拓展应用场景
2024年底,数字人民币新增了“碰一碰”功能,用户只需将两部手机靠近,无须扫码就能完成转账。这一幕正是中国数字人民币从试点走向全面推广的缩影。
以广东省为例,在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指导运营机构积极拓展消费领域应用覆盖面,丰富使用场景,提升群众使用便利度。目前,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已基本覆盖广东省内“吃、住、行、游、娱、购、医”等七大类小额高频消费领域。
尤其在示范区建设方面,广州市结合数字人民币应用示范区建设工作打造正佳广场数字人民币示范商圈,实现了超90%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商户覆盖率,并与相关重点金融机构合作开展数字人民币促消费系列推广活动,培养市民使用数字人民币消费交易的习惯,拉动消费交易额2171万元,触达用户超20万人次。
值得注意的是,资金安全始终是消费活动最重要的保障。尤其是预付式消费领域,近年来,经营者违约的风险问题频发,不仅给消费者带来诸多困扰,还大大影响了消费信心,而数字人民币在这方面的优势尤为突出。
在第14届金交会上,取自粤语“讲信誉”谐音的“广信预”平台揭牌成立,寓意以技术创新保障交易诚信,构建商户与消费者信任桥梁,从源头化解预付式消费风险。
平台直击预付费消费市场核心痛点,借助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技术,构建对预付资金、履约行为与支付结算的闭环管理机制,实现资金“一笔一清、实时清算”,切实保障消费者预付资金安全。
当预付式消费告别“办卡即套路”的旧模式,消费者重拾的不仅是对一张卡片的信任,更是对整个消费生态的信心。
“‘广信预’平台的核心目标在于构建‘政、银、企、民’多方协同共治的预付消费新生态,通过数字人民币技术创新,驱动行业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广州数科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广信预”平台将持续深化与银行等伙伴的战略协同,积极拓展商户与用户规模,持续优化平台功能与服务体验,着力构建开放繁荣的数字人民币预付费运营生态体系。
从长远来看,数字人民币的普及不仅关乎支付便利,更是中国金融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在不断提升数字人民币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应继续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后续还可在提振消费工作中,扩大数字人民币的运用。而随着试点的持续深化,数字人民币也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总 监 制丨王列军 车海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