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老年人都有在银行存定期的习惯,在他们心里,定期存款就像个稳稳当当的“钱袋子”,安全又省心,存进去就等着拿固定利息。可实际上,定期存款也不是十全十美,要是不注意一些事儿,很可能就掉进麻烦的坑里。所以去银行存定期,得牢记“5不要”,特别是老年人,更得小心别中招。
不要把钱全存一家银行。咱打理资金的时候,可千万别把所有钱都塞进同一家银行,就算选的是国有银行,也别这么做。您想啊,就算是国有银行的支行,以前也出过存款变理财,或者储户存款被挪用的事儿。
中小银行就更不用说了,之前村镇银行取款难那事儿,闹得沸沸扬扬。要是把钱全存一家银行,万一出点啥状况,资金就可能面临整体风险。有些老人腿脚不利索,或者住的地方离银行远,交通不方便,就爱在同一家银行存钱,这可不行,得改改这习惯。
不要把钱全交给别人打理。这里说的“别人”,既包括那些不靠谱的子女,也包括银行里有些看似熟络的工作人员。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把钱全交给别人,风险可大了去了。说不定哪天,您的钱就被转移走了,或者被骗去买那些不明不白的理财产品、保险,到时候哭都来不及。
不要存完钱就什么都不管了。有些老人对银行定期存款那是相当信任,或者记性不太好,存完就抛到脑后了。您看,有时候新闻里会报道,有人拿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老存折去取钱。可定期存款的利率一般都不高,很难跑赢通货膨胀。
这么多年过去,就算加上利息,取出来的钱购买力可能还不如当初存进去的本金,这不就是贬值了嘛,等于吃了大亏。所以存了定期,也得时不时关注一下。
不要轻易选自动转存和存折。有人觉得自动转存方便,存折安全,可这里面也有问题。一笔钱存进存折,还勾选了自动转存,以后要是想把钱取出来,就只能去银行柜台办理业务。要是您一个人不方便去银行,或者家里老人因为生病昏迷了,甚至去世了,家人急着取钱,那可就麻烦了。
要是您有这方面的担忧,不妨试试把钱通过手机银行存成定期,介质选银行卡,也别选自动转存。这样钱到期后,就会变成银行卡里的活期存款,打理起来方便多了。
不要盲目选长期存款。对很多老人来说,晚年收入可能不多,银行存款利息就成了重要的资金来源。有些老人为了多拿点利息,就倾向于选长期定期存款。可人生哪能没个急事呢?万一突然生病要花钱,或者家里有别的紧急情况,需要提前支取存款,那可就会损失不少利息。
所以别盲目追求长期存款,得根据自己资金闲置的时间,选个能持有到期的定存期限。要是觉得利息不够,还可以试试基金定投这些稳稳增值的方式,给自己的钱袋子多添点保障。
总之,定期存款虽然是个不错的理财方式,但里面的门道也不少。咱们记住上面说的这“5不要”,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开一些风险。特别是老年人,赚钱不容易,每一分钱都得精打细算,更得把这些注意事项放在心上,别让自己的养老钱受了损失。
希望咱们都能把自己的钱打理得妥妥当当,安享幸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