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板块延续强势,7月10日盘中,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北京银行、邮储银行等继续刷新历史新高。
截至发稿,银行AH优选ETF(517900)涨超1.2%,续创上市以来最高价。截至最新收盘日,银行AH全收益指数年内累涨超27%,相比中证银行全收益指数超额涨幅近6%。
年初以来,银行AH优选ETF(517900)获资金净流入合计达6.1亿元,份额增幅达474%,居银行类ETF首位。
【四家银行股今日齐分红,2024年度分红总额超6200亿元】
消息面上,中信银行、江苏银行、北京银行、郑州银行今日派发股息,每股税前股息分别为0.1722元、0.2144元、0.2元、0.2元。
作为A股分红最“慷慨”的板块,银行股2024年度分红总额约为6215亿元(叠加去年中期分红),目前多数已经实施完毕或公布了分红派息时间安排。
从分红总额看,中农工建四大行分红最慷慨。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去年累计分红总额均超1000亿元,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分红总额紧随其后。此外,招商银行年度分红总额亦超500亿元,将于7月11日派发红利。
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银行业分析师戴志锋认为,银行股在基本面和投资面都正展现出“弱周期”特点,银行息差下行预计慢于无风险利率,资产质量弱周期,银行股息率稳健性在无风险利率下行时持续具有吸引力。
【南向资金持续扫货银行股】
低利率时代,银行股的高股息吸引力依然存在,尤其面对“资产荒”,长线资金的配置力量仍对银行股构成支撑。
7月9日,南向资金净买入92.56亿港元,其中,建设银行净买入11亿港元,位居当日十大活跃个股净买额第一。
事实上,南向资金对港股银行股的增持已经持续多时。
Wind数据显示,6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资金通过港股通持有建设银行的数量增加18.38亿股,区间持股市值增加149.21亿港元。此外,资金通过港股通持有美团的区间持股市值增加了144.77亿港元。招商银行、中国人寿、农业银行等也位居前列。
截至最新,南向资金近一月、近三月、近一年净买入额分别达263亿元、755亿元、2115亿元,均位居31个申万一级(SW港股)行业首位。
展望下半年,长城证券指出,银行股目前仍处于价值重估的趋势中。当前银行股行情实质性反映的是对于基本面稳定性的预期偏差,近年来银行的盈利韧性持续超预期,基本面稳定是红利价值重估、机构持续加仓的核心基础,2025年净息差正在筑底,资产质量稳定,区域银行业绩增速领先。
【长钱压舱石,月度AH价格优选策略】
资料显示,银行AH指数由中证银行指数及其中同时有AH上市的香港市场证券组成,采用AH价格优选月度证券类别转换策略,目前共有42只成份券。截至最新,港股银行股14只,权重40%,A股银行股28只,权重60%。简而言之,银行AH在中证银行指数基础上,在AH市场中优选“更便宜”的标的。
据统计,截至7月4日收盘,14家银行H股股息率高于A股,其中8家股息率高于5%。此外,14家H股银行股估值均低于相应A股,呈现“更高股息、更低估值”现象。
来源:Wind,截至2025.7.4,股息率为2024年静态股息率。
值得关注的是,14家“更便宜”的H股,以及招商银行A股,均囊括在银行AH指数中。该指数在中证银行指数成份股的基础上,在AH市场中每月优选“更便宜”的标的,自带轮动策略。
自2017年12月6日指数发布以来至2025年7月4日,银行AH全收益指数累计涨101.8%,同期中证银行全收益、沪深300全收益涨幅分别为75.96%、17.41%。
统计区间:2017.12.6-2025.7.4。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上述观点、看法和思路根据截至当前情况判断做出,今后可能发生改变。对于以上引自证券公司等外部机构的观点或信息,不对该等观点和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做任何实质性的保证或承诺。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投资者可通过基金管理人或代销机构提供的移动客户端、官网等渠道查询其基金交易、保有情况和持仓收益等信息。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