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师宗县雨柱村,漫山遍野的桃树上挂满了饱满诱人的黄金桃,它皮薄肉厚、汁多味甜,是村民们赖以为生的“金疙瘩”。但往年,这些“金疙瘩”却常因“出山难”愁坏了果农——山路崎岖、物流不畅,鲜桃运不出山就容易腐烂,好品质卖不出好价钱。如今,随着师宗邮政的介入,这条“甜蜜的出路”被彻底打通。
鲜桃出山,曾遇“物流拦路虎”
雨柱村地处山区,海拔适中、光照充足,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了黄金桃的优良品质。每到丰收季,果农们凌晨便上山采摘,小心翼翼地将成熟的桃子装进筐里,但如何把这些娇嫩的鲜桃快速送到消费者手中,成了最大的难题。
“以前靠散户自己找车运输,不仅成本高,还没保障。”果农马师算起了旧账,“有时候找的车不专业,桃子在半路颠簸磕碰,运到市场就成了‘次果’;遇上阴雨天,没冷链设备,一两天就坏了一半,一年的辛苦钱打水漂是常事。”
鲜桃的保鲜期短,从采摘到上市的“黄金48小时”内,能否快速、安全送达,直接决定了果子的价值。物流不畅,让雨柱黄金桃的名气“锁”在山里,再好的品质也难拓销路。
邮政搭台,打通“从枝头到舌尖”的快车道
今年,师宗邮政分公司得知雨柱黄金桃的困境后,主动上门对接,量身定制了“鲜桃出山方案”。“我们不仅要帮果农把桃子运出去,还要运得快、运得好,让全国消费者都能尝到这份甜蜜。”师宗邮政分管领导说。
为了保障鲜桃新鲜度,邮政团队提前踩点规划路线,开通了“雨柱村—县城分拣中心—全国网点”的专线物流。每天清晨,邮政运输车直接开到桃园旁,果农们刚采摘的黄金桃,经分拣、套袋、装箱后,立刻被装上冷链车。“以前摘下来的桃子得先运到镇上,再等货车,折腾下来至少耽误一天。现在邮政车直接到地头,摘完就装,48小时内就能到北上广的消费者手里。”果农李大姐一边麻利地打包,一边笑着说,脸上的皱纹里都藏着笑意。
针对鲜桃易损坏的特点,邮政还免费为果农提供定制化包装——外层用硬纸箱防压,内层套上透气泡沫网套防震,箱内再垫上吸水纸防潮。“你看这包装,严实又透气,桃子运到客户手里,个个完好无损。”刚收到订单反馈的果农张大哥举着手机给大家看,屏幕上是客户发来的“五星好评”,配图里的黄金桃鲜亮饱满,和刚摘下来时一样新鲜。
甜蜜出山,“小桃子”串起乡村振兴大图景
邮政的助力,不仅解决了“运得出”的问题,更帮果农拓宽了“卖得好”的渠道。师宗邮政联合当地电商平台、直播团队,为雨柱黄金桃搭建线上销售平台,通过“邮政快递+电商直播”的模式,让深山里的黄金桃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以前最多在周边县市卖卖,现在通过邮政的线上渠道,北京、上海、深圳的订单都来了!”村支书算起了账,今年黄金桃收购价每斤比去年涨了2块多,全村预计增收近百万元。看着一车车鲜桃被邮政车运走,村民们的笑声在山间回荡,那是丰收的喜悦,更是对未来的憧憬。
从枝头到舌尖,师宗邮政用专业的物流网络和贴心的服务,为雨柱黄金桃铺就了一条“甜蜜快车道”。这不仅是一次物流助力,更是邮政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让山野间的“甜蜜”走出大山,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让乡村的未来更有奔头。
如今,雨柱村的黄金桃还在持续热销,师宗邮政的冷链车每天准时穿梭在山间与城市之间。车窗外,是越来越红火的桃园;车厢里,是满载的甜蜜与希望。这抹邮政绿,正成为师宗大地上一道动人的风景,守护着每一份来自山间的甜蜜,也托举起乡村振兴的美好明天。
(通讯员:钱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