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已经进入到了老龄化社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98亿,占总人口的21.2%。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超过25%。而老年人又是银行存款的主力军,截至2025年6月,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拥有的银行存款总额超过18万亿元。所以,老年人存款的安全保障问题将影响到越来越多的家庭。
为此,现在国内有不少银行,都设立了“第二存款人”制度。所谓“第二存款人”就是在存款账户上增加一个具有同等权利的共同所有人。这与普通的授权不同,第二存款人拥有与主存款完全相同的取款、查询、转账等权利,不受主存款人健康状况的影响。2025年初中国银保监会最新规定明确支持这一做法,认为这是保障老年人财产权益的重要措施。
当然,银行在推出“第二存款人”制度之时,也会对广大老年储户进行了大力宣传推广。根据权威机构调查报告显示,了解第二存款人制度的老年人比例已从2023年的31%上升至2025年的58%,但实际办理率仅为34%。看来要想让老年储户全面接爱“第二存款人”制度还是需要有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实际上,设立“第二存款人”的过程也很简单,只需老人带上本人的身份证、存折或银行卡,与第二存款人一同前往银行,填写相关申请表即可。现在国内很多银行之所以要设立“第二存款人”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个是,设立第二存款人最大的好处就是应对突发状况。比如,李大爷在2025年初听从银行建议,将儿子设为第二存款人。而就在三个月后,李大爷突然心脏病发作,被送往医院治疗。而他的儿子就以“第二存款人”的身份,把李大爷的存款取出来,用于支付医疗费用,以及日常生活开销。如此一来,就能轻松解决老年储户因身体状况的原因,而无法办理存取款业务。
另一个是,过去如果老年人突然去世,继承人要想继承老人的存款,就要准备一大堆相关证明和文件,还要在银行走完复杂程序,这样才能继承老人名下的存款。而现在银行设立了“第二存款人”制度,遇到老人突然去世,第二存款人就可以直接继承老人的存款,这样就可以免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不过,老人在选择“第二存款人”时,通常会选择子女、配偶等最为信任的亲属。数据显示,选择子女作为第二存款人的老年人占比87.3%,选择配偶的占9.1%,其他亲属或朋友仅占3.6%。而在现实生活中,也发生过“第二存款人”擅自取走老人的存款的事情。数据显示:2024年因第二存款人滥用权力,引发纠纷的案例,约占所有相关纠纷的7.3%,虽然这个比例不算很高,但也告诉老人在选“第二存款人”时一定要慎重。
那么,在设立“第二存款人”的情况下,如何能够降低存款风险呢?第一,在选择“第二存款人”时,一定要选最值得信任的人;第二,老人可以设置取款限额,以避免“第二存款人”擅自转移老人的存款。第三,老人要定期查询自己的账户,了解自己账上的资金变动情况。现在部分银行提供“短信提醒服务”。当账户的资金出现较大变动时,所有存款人都会收到通知。
面对当前越来越多的银行设置“第二存款人”制度。就有银行工作人员建议:老年储户都应该设“第二存款人”,这是财产安全的防线。实际上,“第二存款人”既能让那些无法去银行办理存取款业务的老人,委托“第二存款人”代为办理。此外,一旦老人去世,“第二存款人”就可以马上继承老人的存款。这样就可以减少很多存款继承方面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