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的股市就像坐上了过山车,后半周大盘又开始摇摇欲坠,跌回到了让人揪心的3500点大关。面对这样的行情,不少股民心里打起了小鼓,原本就脆弱的信心像是风中残烛,一吹即灭。看着账户里的数字一天天缩水,有些人甚至已经开始盘算着是不是该收起旗帜,撤出战场了。
然而,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银行股却宛如一股清流,悄然崛起。特别是农业银行,就像是穿上了金钟罩铁布衫,股价一路逆势上扬,居然还刷新了历史最高记录。这个现象对于那些在市场风雨飘摇中感到迷茫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抹意外的亮色。
想象一下,一边是大盘像一只受伤的小鸟,无力地拍打着翅膀;另一边却是银行股如凤凰涅槃般重生,尤其是农业银行这只巨无霸,不仅稳住了阵脚,还一举冲上了新的高峰。这种对比鲜明的画面,让不少人为之侧目。
不过,就在盘后,一则消息恐怕会影响未来的行情走向。“自2025年8月8日起,对在该日期之后(含当日)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这则消息,对于持续走牛的国债行情应该会有所冲击,而向来债市与股市有跷跷板效应,所以,未来的股市行情应该会继续乐观下去。
鉴于此,国债收益或受影响,一些人认为会利好股票市场的高股息红利股比如银行股。可要知道的是,国债行情走强有很多就是银行推上去的。于是在以前,国债行情走高,增厚银行股收益,两者相互影响,左脚踩右脚,纵云梯上去了。
现在,若国债行情收影响,银行股利润下降,业绩下滑的时候,个股的股价势必也会就此影响。所以,银行股或许到了撤退的时刻了。
说到“躺赚”收息,银行股在A股江湖里绝对算得上是“股息之王”。瞧瞧那动辄5%甚至更高的股息率,再瞅瞅银行存款的利息,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难怪不少追求安稳收益的投资者两眼放光,直呼“真香”!
但且慢,这“高息”背后,可藏着一个天大的“陷阱”——本金安全。咱们把钱存银行,那可是白纸黑字写着“保本保息”,哪怕银行倒闭了,50万以内还有存款保险兜底,本金稳稳当当,雷打不动。可要是把这笔钱换成银行股,性质就彻底变了!你买的不再是“存款”,而是一张“股票”。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手里的股票价格是跟着市场情绪、经济周期、银行自身经营状况上蹿下跳的。今天你可能因为5%的股息心动买入,某个阶段一个大跌,你的本金瞬间就可能缩水10%!到那时,就算每年股息照发,算上本金的亏损,你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这笔账,可就没那么简单了。所以啊,银行股的“高息”虽诱人,但别忘了,它背后的风险——本金波动,才是投资者真正需要掂量的“硬通货”。
风险提示:文中的看法仅供交流,不构成你的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谢谢点赞、转发与收藏,祝您收益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