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据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消息,8 月 10 日晚,一辆牌照为浙CM8051的国际公路运输车辆(TIR)抵达内蒙古满洲里口岸,即将通关驶向俄罗斯莫斯科。这辆货车满载680件温州产箱包半成品,从瑞安侨贸小镇发车仅3天,预计数日后即可抵达目的地。
负责TIR运营的温州聚鑫国际多式联运港业务经理许建勇介绍,TIR业务初期依赖租用车辆,而今年首批45辆自营TIR货车已交付,预计年底扩充至100辆,实现每日发车常态化。“自营车比租用车每趟节省1000美元成本,全年可为客户节约超100万美元。”许建勇表示。
TIR 是基于联合国《国际公路运输公约》建立的跨境公路物流模式,被誉为继海运、空运、铁路运输之后的 “第四物流通道”。凭借统一的国际担保系统,它能在全球 78 个缔约国之间实现跨境运输 “一次申报、一车直达”,全程不换车、不倒装、免查验。该模式灵活高效的特点,与温州轻工制造和跨境电商需求高度契合。自去年12月温州率先在浙江省开通TIR业务以来,已开辟至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的5条线路。今年1至7月,温州TIR累计发车43辆,货值达2600.29万元,运输货物涵盖鞋类、机械、箱包等温州特色产品。
浙江旭阳箱包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夏成和表示,此次选择TIR是应客户对时效的要求。“海运到莫斯科需55天,铁路30天,而TIR仅需10天左右,资金回笼和货物周转大幅加快。”据悉,此次赴莫斯科的车辆将满载俄罗斯货物返程,实现“重去重回”,进一步降低空载成本。
今年以来,温州市口岸办、温州海关赴满洲里等重点边境口岸实地调研,签订合作备忘录,实现双方 TIR 信息共享、监管互认。同时,通过海关、交通等部门系统对接、数据共享,建立运输轨迹数字孪生系统和货物智慧途中监管系统,能对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第一时间识别风险并开展有效处置。
下一步,温州计划年内新增中亚五国TIR线路,并探索开通东南亚方向的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国际道路运输通道,持续完善全球化物流网络,为外贸企业提供更高效、低成本的跨境运输服务。
(实习生:陈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