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万物皆可 “网红” 的时代,饮料界又杀出一匹 “黑马”—— 白桦树汁。一时间,社交平台上到处都是它的身影,商家更是把它夸得天花乱坠,什么 “大兴安岭天然馈赠”“解酒护肝神器”“养生界新宠”,各种头衔一股脑往它身上砸。不少人抱着 “尝鲜 + 养生” 的心态跟风下单,结果喝完直接懵圈:“这确定不是带树皮味的矿泉水?”“说好的神奇功效呢?我咋一点感觉都没有?” 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这杯被炒上天的 “树汁”,到底是智商税还是真宝藏?
先说说它是咋火起来的。说白了,就是精准拿捏住了年轻人的心理。现在的年轻人,好奇心重得很,就爱尝试新鲜玩意儿。商家抓住这点,把普普通通的白桦树干里的液汁包装成 “神秘饮品”,成功勾起大家的猎奇心理。再加上现代人谁还没点健康焦虑啊,“0 卡 0 脂”“天然纯净” 这些标签一贴,妥妥戳中大家追求 “零负担生活” 的小心思。就这么着,2025 年上半年,光抖音平台,白桦树汁的销售额就突破 12 亿元,同比暴涨 834.8%,连农夫山泉、汇源这些饮料巨头都坐不住,纷纷下场分一杯羹。
可这树汁真有商家吹得那么神吗?营养学博士张安直接泼了盆冷水。白桦树汁里确实有矿物质、维生素和氨基酸,但含量真没多突出,跟咱平时吃的果蔬比,没啥优势。商家吹得最凶的 “白桦三萜类活性物质”,号称能抗炎、抗肿瘤,可实际上,这玩意儿主要在白桦树皮里,树汁中几乎检测不到。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直言,目前白桦树汁的 “功能性” 根本没临床数据支撑,“解酒护肝”“提升免疫力” 这些说法,全是商家的营销话术。怪不得好多人喝完直吐槽,感觉自己交了智商税。
更离谱的是,这白桦树汁市场简直是 “水深似海”。价格乱得一塌糊涂,单瓶从 3 元到 18 元,差了近 5 倍,可原料和工艺看着没啥区别。有的品牌打着 “100% 原汁” 的旗号,245 毫升卖 1.6 元;有的却号称 “高端 NFC 原液”,320 毫升敢卖 17 元。要知道,真正的 NFC 白桦树汁成本可不低,售价至少 25 元以上,那些低价 “NFC” 产品,基本都是挂羊头卖狗肉。还有宣传造假的,今年 3 月,呼伦贝尔一家企业就因为夸大树汁功效被查处,产品直接下架。更气人的是,不少消费者买的 “100% 白桦树汁”,到手才发现是 “白桦树汁味苏打水”,配料表里白砂糖、食品添加剂一大堆,和 “天然纯净” 压根不沾边。
为啥会出现这么多乱象?说到底还是缺标准。虽然这几个月出了团体标准和真实性识别导则,但团体标准约束力有限,多数企业还是各玩各的,执行植物饮料通用标准、地方标准甚至企业标准,品质参差不齐。想短期内出台国家标准,难度不小。
要是你实在想试试这网红树汁,记住这几个避雷小妙招:先看配料表,优先选只有 “白桦树汁” 的纯品,有白砂糖、添加剂的调配款就别碰了;再就是别信那些神乎其神的功效宣传,它就是个普通植物饮料,可治不了病;最后,对高价 NFC 产品保持理性,低于 25 元的,大概率是噱头。
这白桦树汁的爆火,反映的是大家对健康饮品的渴望。但再火的网红,也经不住虚假宣传和市场乱象的折腾。希望商家能少点套路,多点真诚,让大家能明明白白消费。话说,你喝过白桦树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