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滨,潮涌湾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珠海经济特区正以磅礴之势崛起,而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在珠海建市45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交通银行珠海分行(下称“交行珠海分行”)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五篇大文章”为指引,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级,持续加强产品服务创新,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为珠海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贡献交行力量。
“五篇大文章”
书写服务实体经济的答卷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交行珠海分行以落实“五篇大文章”为抓手,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级量级。
科技金融“强引擎”,交行珠海分行创新“科创金融中心+科技金融业务专班”机制,打造“股、贷、债、租、托”一揽子服务模式,2024年科技金融贷款规模同比增长超30%。
绿色金融“绘蓝图”,落地全省首单蓝色租赁和绿色租赁,从支持“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到为企业开辟绿色信贷通道,交行珠海分行以“蓝绿交融”的展业模式,助力珠海擦亮“绿美广东”生态名片。
普惠金融“暖人心”,普惠金融的“交行温度”同样可感可触。通过优化普惠信贷架构,交行珠海分行普惠贷款规模新增20%。
养老金融“固根基”,近年来,交行珠海分行打造养老金融区域特色,深挖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需求,提供适配金融产品,促进养老金融服务提质升级。7月末,分行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开立数超7.3万户,金额近3800万元。
数字金融“惠民生”,依托“粤智助”政务服务自助机,融入金融便民服务,让群众办事“就近办、自助办、一起办”。一组组数据背后,是国有大行服务民生冷暖的初心与担当。
双区建设
架起粤港澳金融互联的桥梁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珠海始终勇立潮头。近年来,交行珠海分行深入对接服务“双区”“五外联动”等重大战略,持续强化粤港澳三地协同,加快在市场互联、货币互通、产品互认等领域创新,缔造一批闪亮的金融服务品牌。
服务澳门民生,助力琴澳融合,自2023年11月“澳门新街坊”项目开启认购以来,为服务澳门居民需求,交行珠海分行联动澳门分行,安排横琴分行员工进行每日驻点,为澳门居民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为居民购房首期款提供外币收结汇服务和跨境人民币便利化结算服务,提升澳门居民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围绕港澳居民反映的内地社保卡“开卡难”问题,交行横琴分行联动总行、合作区政府、港澳居民开展专题研究,上线非居民社保卡业务,实现澳门居民在横琴定居就地参保功能,使澳门居民享受到与内地居民同等的医保待遇。
支持基建项目,夯实发展底盘,分行积极对接11个珠海基础设施基金配套融资项目,为大横琴科学城三期等多个重点项目提供金融支持,助力打造金融支持合作区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示范项目。
创新跨境投融资,激发市场活力,分行创新推出“琴澳助创贷”项目,联合香港交行等机构挖掘合作区企业海外银团等跨境业务机会;分行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合作区企业办理离岸融资,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并运用跨境本外币资金池政策,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实现境内外联动协同。
同时,该行联动澳门分行为合作区企业发放中长期跨境贷款,并通过再投资免登记、非金融企业外债签约登记等业务,促进投融资便利化;与香港分行、东京分行合作办理跨境融资业务,助力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创新产品服务模式,让更多金融改革创新成果惠及珠澳两地市场主体。”交行珠海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聚焦做好“五篇大文章”,更好发挥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
相关
珠海首个数字人民币公交应用场景落地
近日,交通银行广东珠海分行联合珠海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落地珠海市首个数字人民币公交乘车应用场景,实现公共交通支付领域新突破。
市民在数字人民币App开通交通银行钱包,并向珠海通授权开通数字人民币免密支付功能,即可通过“珠海通乘车码”小程序便捷扫码乘坐公交,系统自动完成数字人民币扣款。
数字人民币具备“可控匿名、安全可靠、支付即结算”等特性,其在公交高频小额支付场景中得到充分应用,不仅开启了珠海公共交通支付新模式,还为广大群众带来了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智慧出行体验。
该模式将金融科技转化为触手可及的民生便利,简化支付流程,降低使用门槛,真正实现市民“一码通行、无感支付”,让市民日常出行更省心、更舒心,有效提升基础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与满意度。
交行珠海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数字人民币应用于公共交通,是珠海分行推动普惠金融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助于缓解社会“数字鸿沟”,让金融科技成果更有效地惠及广大市民,有力支持了珠海市数字城市建设和支付环境优化升级,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珠海分行将持续深化“金融为民”实践,以提升人民群众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不断拓宽数字人民币在民生消费、政务服务、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应用广度和深度。
撰文:张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