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银行资产破1.3万亿:存款定期化挤压净息差,对公贷款激增存风险
创始人
2025-08-28 15:31:03
0

8月26日晚间,成都银行(601838)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该行上半年呈现“规模扩张稳中有进、盈利增长结构分化”的基本面特征。

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成都银行在资产端依旧较快扩张节奏。截至6月末,成都银行总资产达13722.3亿元,较2024年中报的12003.1亿元增长1719.2亿元,同比增长14.3%。

成都银行营业收入、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延续双增长态势,但增长节奏呈现“同比放缓、环比提速”的分化特征。

从历史增速轨迹观察,成都银行营收增速虽较2024年中报的4.3%有所回升,却仍低于2023年中报11.2%的水平,整体增长动能呈衰减趋势;净利润增速更从2023年中报的25.1%、2024年中报的10.6%连续两年大幅收窄。

单季环比数据却呈现出加速趋势。一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58.2亿元,同比仅增长3.2%;进入二季度,单季营业收入达64.5亿元,环比增速提升至10.9%,较上年同期环比增速提升超5个百分点。净利润方面,一季度为30.1亿元,同比增长5.6%;二季度单季盈利36.1亿元,环比增幅达19.7%,较上年同期的环比增速提升超3个百分点。

净息差微降可控,存款定期化暗藏隐忧

成都银行2025年中报营收结构中,利息净收入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当期97.7亿元的利息净收入,占122.7亿元营业收入的比例超79%,折射出该行对传统信贷业务的高度依赖。

而在利息收入方面,成都银行也正承受着利差收缩等压力。

2025年上半年,成都银行净息差较上年同期出现小幅下滑,从2024年半年度的1.66%回落至1.62%。这一0.04个百分点的降幅处于相对温和区间,既反映了宏观利率环境变化的行业共性影响,也未突破银行盈利承受的合理边界,整体呈现“降幅可控、风险可承”的特征。

从资产端收益变化来看,生息资产收益率的下行是净息差收窄的重要因素,但这一变化一定程度上源于外部环境与政策导向的客观影响。

数据显示,2024年中报至2025年中报期间,该行发放贷款及垫款年化利率从4.41%降至4.06%,其中公司贷款利率从4.55%下行至4.26%,背后是LPR连续下调引导实体融资成本下降的政策要求,以及银行响应让利实体经济的责任担当;个人贷款利率从3.77%跌至3.12%,则与房贷利率重定价的行业趋势、零售信贷市场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直接相关。

与资产端收益的下滑相比,负债端的成本刚性虽带来一定压力,但银行在负债管理中仍展现出一定韧性,不过存款结构“定期化”趋势的加剧,已成为未来需要重点警惕的风险点。

对比2024年与2025年的半年度数据,《财中社》发现,该行个人定期存款规模从3383.5亿元增至4265.3亿元,增幅达26.1%,公司定期存款从2080.5亿元增至2255.6亿元,增幅8.4%;而活期存款增长相对缓慢,公司活期、个人活期增幅分别仅为2.9%、6%,最终使得活期存款占比从32.2%降至29.1%,定期存款占比突破70%。

从利率调整节奏来看,银行已对负债成本进行主动管控,例如活期利率中,公司活期存款从0.98%降至0.74%、个人活期存款从0.19%跌至0.07%,降幅较为明显;但定期存款利率受“高基数+客户收益预期稳定”影响,调整节奏相对滞后,公司定期利率仅从2.56%微降至2.25%,个人定期利率从3.04%下调至2.67%,导致定期存款利息支出压降速度慢于市场利率下行步伐。

这种结构差异直接影响了净息差表现——2024年中报至2025年中报,生息资产收益率降幅高于付息负债成本降幅,最终推动净息差收窄0.04个百分点——但结合当前行业普遍面临的息差压力,这一调整幅度仍在合理承受范围内。

综合来看,成都银行当前净息差的缓慢下滑,尚未突破盈利稳定性的关键阈值,整体处于可控可接受水平。不过,存款结构“定期化”趋势若持续,可能进一步加剧负债成本黏性,未来还可能面临期限错配、重定价节奏失衡等潜在风险。

对公强零售弱,贷款结构隐现多重风险

成都银行资产规模的双位数增长,核心驱动力源于对公贷款的快速扩张,而个人贷款增速则明显滞后,呈现“对公强、零售弱”的分化格局。

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发放贷款和垫款规模达8334.2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2.4%;其中公司贷款以6896.4亿元占据绝对主导,同比增速14.7%,成为资产扩张的核心引擎;反观个人贷款,规模仅1437.7亿元,较2024年末仅增长3.7%,对资产增长的贡献度有限。

从对公贷款的行业投向来看,结构分化特征显著。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长期稳居规模榜首,2025年中报余额达3302.7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7.2%,半年内新增近484亿元;回溯至2023年末,该行业贷款规模尚不足2000亿元,至2024年末已近乎翻倍,且0.10%的极低不良率,进一步支撑了该板块的扩张节奏。

值得注意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的高速扩张,背后暗藏多重风险隐患。从行业普遍规律来看,该领域贷款常与地方城投平台主导的政信业务关联紧密,且多带有政府信用背书属性。

成都银行作为深耕区域的地方银行,其该板块贷款大概率偏向此类融资需求——这一推测可从0.10%的极低不良率得到侧面印证,毕竟此类业务的短期还款多依赖区域融资环境与财政支撑,而非企业自身盈利。

若这类贷款以城投相关融资为主,首要风险在于信用逻辑的脆弱性。城投平台普遍存在实际盈利能力弱的特点,还款高度依赖“借新还旧”的滚续模式。

随着贷款规模快速膨胀,滚续压力将持续加剧:一旦未来区域融资环境收紧,或地方财政因土地市场降温、税收乏力出现收支缺口,城投平台还款能力将大幅削弱,此前被续贷掩盖的信用风险可能集中暴露,当前极低的不良率存在反弹隐患。

其次是资本消耗压力。带有政信属性的贷款多属于高风险权重资产,大规模扩张会持续消耗核心资本。从成都银行近年表现看,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呈缓慢下行趋势,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维持17%以上的半年增速,资本消耗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可能迫使银行通过增发股票等外部融资补充资本金;一旦资本补充节奏滞后于资产扩张,资本充足率逼近监管红线,将直接限制后续信贷投放空间。

更需警惕的是行业集中风险。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占成都银行对公贷款比例接近五成,单一行业集中度偏高。即便短期不良率低,若未来区域内该行业相关融资需求受政策、经济环境冲击出现波动,银行缺乏其他优质行业资产分散风险,资产质量可能面临系统性波动,进而影响整体经营稳定性。

除核心行业外,部分行业信用风险已现苗头。根据2025年中报数据,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达2.44%,建筑业达2.11%,批发和零售业达2.09%,均远超全行0.66%的平均水平。值得关注的是,批发零售业在风险暴露的同时仍保持较快扩张态势:2025年上半年末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2.3%至562.1亿元,增量达61.5亿元。行业周期性波动叠加信用风险上行,为对公贷款业务持续扩张埋下潜在隐患。

8月27日,银行板块遭遇重挫,整体跌幅达1.86%,然而成都银行却在42家上市银行中逆势飘红,股价收于18.04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18元,涨幅1.01%。这份“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市场表现,侧面折射出投资者对其2025年中报的相对认可

相关内容

昆仑万维:预计到2025年...
人民财讯8月28日电,昆仑万维8月25日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短...
2025-08-28 19:24:36
中信银行副行长谷凌云:上半...
中信银行副行长谷凌云8月28日在中信银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发布会...
2025-08-28 18:48:23
中信银行谷凌云:下半年对公...
8月28日金融一线消息,中信今日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发布会。谈...
2025-08-28 18:48:21
平安银行战略改革两年:零售...
“零售业务已度过最艰难的‘灰暗时期’,正处于爬坡阶段,前期改革为零...
2025-08-28 18:48:15
今年二季度,东莞工行小微企...
今年以来,工商银行东莞分行(东莞工行)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
2025-08-28 18:48:14
“贷款明白纸”理清成本明细...
2024年9月起,中国人民银行在山西、江西、山东、湖南、四川五个省...
2025-08-28 18:48:13
河北沧州:今年助学贷款申请...
据8月27日沧州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消息,截至8月22日,今年全...
2025-08-28 18:48:13

热门资讯

昆仑万维:预计到2025年底短... 人民财讯8月28日电,昆仑万维8月25日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短剧业务在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近五年平均股利支付率达45.9... 近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正式发布2025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榜单,世纪天鸿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移动支付板块8月28日涨1.4... 证券之星消息,8月28日移动支付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42%,复旦微电领涨。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38...
中信银行行长芦苇:我们已经摒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欣 “我们已经摒弃了‘规模情结’,更专注于效益和质量并重的增长,这构成了我们...
中信银行芦苇:市场逐步回暖等对...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姜樊)8月28日,中信银行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发布会。会上,中信银行行长芦...
吉林农商银行正式挂牌开业 8月28日,吉林金融监管局发布批复,同意吉林农商银行及13家分支机构开业,并核准王立生吉林农商银行董...
中信银行行长芦苇:行业净息差降... 钛媒体App 8月28日消息,中信银行行长芦苇在该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基于该行的分析...
“银行系”公司二十载,上银基金... “银行系”基金公司上银基金,在投研体系建设、团队构建等方面持续发力,旗下权益、固收产品整体业绩均较出...
HashWhale创始人:亚洲... 8月28日至29日,比特币亚洲峰会2025于在香港盛大开幕。本届峰会以“零门槛、全开放”的姿态,邀请...
韩国央行行长:无法靠货币政策抑... 【8月28日,韩国央行行长称无法靠货币政策抑制房价】8月28日,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表示,无法通过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