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宏观经济震荡调整,居民消费信心不足,降息政策导致贷款利率下行,多重因素叠加使银行净息差不断收窄,据统计,2024年末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仅为1.52%,存贷利差持续收紧使传统信贷业务利润空间被压缩,国内银行业持续面临周期性经营压力,迫切需要通过业务转型打开市场新的增长空间。
伴随银行收入与利润水平的增速放缓,多数银行在数智化等领域的投入更追求精益化统筹与管理,同时在转型预算收紧的限制与压力下,同业在数字化转型开展期间,着重强调短期“速赢”见效,以小而美的试点切入作为大型需求的承接起步,为业务树立清晰的价值目标,培养业务速赢意识。一方面,多数银行通过速赢场景建设构建数字化转型的样板间工程,通过短平快的项目实施落地,赋能业务提质提效,快速验证业务价值,为后续全行推广实施提供重要借鉴。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化转型样板工程的落地,将帮助银行管理层和员工队伍建立转型信心,凝聚转型合力,引发更多转型项目的成功。
在速赢场景选择方面,同业普遍针对核心业务领域关键场景打造速赢样板,以业务牵头,科技紧密配合,充分应用数字化手段,通过数据分析等方式提升客户经营能力,实现业务成效增长,在满足业务价值目标的数字化转型样板工程打造成功后,在行内其他条线进行全面推广。以零售银行为代表,多数区域性银行为应对当前市场经营压力,迫切打造第二增长曲线,聚焦“消费信贷+财富管理”双轮驱动模式推动零售业务的领域级速赢场景建设,锚定核心客户建立分群经营机制,聚焦消费信贷、中高端、代发等重点客群,围绕产品、服务、活动、渠道等维度形成数据驱动的经营策略,持续挖掘客户价值,稳定资产底盘的同时推动中间业务增长发力,实现业务突围。
在当前核心业务发展承压的背景下,建议围绕业务领域选取部分核心客群作为速赢场景开展试点运营,参考领先同业实践,根据不同银行的产品、渠道及科技支撑能力的差异化,一般可在2-3月内完成速赢场景设计至实施落地的全流程,并实现数字化转型业务成效与价值贡献。具体的,以零售金融领域为例,建议包含以下举措:
建议以零售业务领域核心客群为中心,采用“先试点、后推广”六步法,以速赢场景建设为切入点,逐步释放业务价值,并同步推进客群数字化经营规模化应用。具体实施方法建议如下:
01 问题诊断与经营方向识别
全面审视客群经营现状,结合市场和领先同业对比发现客群经营的关键痛点,明确客群经营面临的挑战与重点优化方向。
02 重点客群经营立方体设计
结合行内资源禀赋明确重点客群的精细化运营决策。构建覆盖产品、渠道、活动、场景生态等维度的客群经营策略体系。
03 客户子群与差异化策略设计
在已识别的重点客群基础上构建数据驱动的细分客群数字化经营体系,通过RFM模型、聚类分析、决策树等数据挖掘技术,结合生命周期、偏好、价值贡献等业务洞察维度进行重点客户子群微分,针对性匹配差异化策略如针对存量客户AUM、贷款提升,针对新增客户粘性提升等。
04 策略全渠道执行及接触管理
以客户经营视角明确线上、线下、远程银行各渠道差异化定位,制定全渠道触客策略和渠道间客户流转机制。同时,通过设立过程管理机制和监控指标开展渠道精细化运营管理。
05 客群经营策略复盘优化
定期对已执行的客群策略进行效果复盘与迭代优化,通过活跃度、资产变化、转化率、营销ROI等量化指标评估,发现效果亮点与不足,形成改进建议。
06 客群大规模推广应用
速赢试点验证成功后,将成熟的客群经营模式复制至更大范围推广应用。具体可编制标准化经营手册形成可复用的策略包、话术集和模型模板,并通过内部培训、工作会议等方式将方法论面向全行普及。
通过系统平台和数据工具强化支撑:
在银行全面预算收紧的大前提下,通过速赢场景的打造与有效落地,将进一步推动敏捷组织、考核机制、人才队伍等三方面配套组织机制配套,从而提升整体效能和流程效率。具体的:
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速赢场景正在以“敏捷迭代、聚焦价值”的核心逻辑开展,从而驱动业务从局部突破向体系化升级逐步演进。通过以客群经营为代表的速赢场景落地,实现“业务场景耦合、数据驱动决策、组织敏捷响应、客户及时反馈”的多维联动,银行得以充分释放数字化潜能:一方面以轻量化、短周期投入,在精准营销和客户体验等方面实现能力跃升;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决策的充分应用,实现端到端的价值闭环。长期来看,速赢场景的模式应持续深化“短周期验证”与“常态化赋能”的互补关系,既通过小场景快速捕捉业务增量并验证客户反馈,同时得以基于速赢成果反哺数据应用与系统平台基座优化升级,最终实现银行可持续、内生的数字化转型动能。
本文内容仅供一般参考用,并非针对任何个人或团体的个别或特定情况而提供。虽然我们已致力提供准确和及时的资料,但我们不能保证这些资料在阁下收取时或日后仍然准确。任何人士不应在没有详细考虑相关的情况及获取适当的专业意见下依据所载内容行事。本文所有提供的内容均不应被视为正式的审计、会计或法律建议。
©2025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及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均是与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组织中的成员。毕马威国际及其关联实体不提供任何客户服务。各成员所均为各自独立的法律主体,其对自身描述亦是如此。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香港合伙制事务所。版权所有,不得转载。毕马威的名称和标识均属于毕马威国际的商标或注册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