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本是学子满怀憧憬开启新征程的时刻,然而有不法分子却将黑手伸向了需要助学贷款的学生群体。据澎湃新闻报道,长春建筑学院准大一新生小南近日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诈骗分子冒充学生加入当地教育局创建的助学贷款QQ群,随后将昵称和头像换成与群管理员一致的昵称和头像后,添加小南QQ号实施诈骗,骗走小南3000元。在同一时段,群内另一名学生被以同样的手段骗走500元。
从媒体披露的信息来看,不法分子的套路有着明显共性,他们先混入助学贷款咨询QQ、微信群,再假冒工作人员添加学生为好友,接着以助学贷款办理遇到问题等为借口,一步步诱导学生落入诈骗陷阱。这类针对助学贷款的诈骗并非个例,国家助学贷款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帮助经济困难学子圆梦的“雪中炭”,如今却被诈骗分子钻了空子。诈骗分子利用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对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信任度高、防诈警惕性低的特点,借助“学校要求”“政策变化”等借口实施精准诈骗。对经济来源依赖家庭或助学政策的新生来说,被骗的钱可能是父母省吃俭用攒下的积蓄,或是自己打工挣来的辛苦钱,这份血汗钱被诈骗分子轻易骗走,不仅给学生和家庭带来经济损失,也让一些学生在心理上承受较大压力,甚至影响其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困难学生本就面临经济压力,诈骗分子却将他们视为“猎物”,其行为不仅违背道德底线,更涉嫌违法,严重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其行径令人愤慨。
为遏制这类诈骗行为,守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8月14日发布2025年第3号预警,提醒广大学生及父母警惕“助学贷款办理”骗局。助学贷款是助力学子成才圆梦的“东风”,绝不能沦为不法分子谋取私利的“利器”。广大学生在申请贷款过程中要保持必要的警惕,国家助学贷款办理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会要求转账;遇到自称“教育局工作人员”“学校老师”的人索要个人信息、提及贷款办理等问题,务必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官方电话等正规渠道核实身份;任何情况下如被要求转账,一定先联系学校相关部门确认,谨慎操作,避免上当。
开学季是希望的起点,愿每一位怀揣求学梦的学子都能提高警惕、远离诈骗,稳稳守住自己的“求学钱”。(梁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