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调养】专注儿童健康调养,调理儿童体质,结合传统小儿推拿技术,通过简单易学的手法和视频,让家长轻松掌握育儿技巧,提升免疫力,“手”护孩子每一天。
五月的风裹挟着初夏的气息,小满节气悄然而至。这个充满哲理的节气名称,取"物致于此小得盈满"之意,此时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未完全成熟。对小生命而言,小满同样是一个关键的成长节点——儿童的身体如同初夏的麦穗,正处于蓬勃发育却又尚未定型的特殊阶段。中医智慧告诉我们,节气更迭时人体气血运行随之变化,而小满时节湿热始盛,正是调理儿童体质、预防夏季常见病的黄金窗口。
一、小满气候对儿童健康的多维影响
小满时节气温攀升,湿度加大,这种湿热交织的环境成为细菌病毒滋生的温床。临床上,此时节儿童消化道与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腹泻、厌食、湿疹、感冒等症状频频出现。传统医学将这种季节性健康威胁归因于"湿邪困脾",当外界湿气与体内湿浊相合,便容易阻滞气机,影响脾脏运化功能。
小满时节尽管自然界的阳气已达到小满状态,但儿童体内的阳气却未必同步充盈。许多家长发现,此时孩子特别容易疲倦、多汗、睡不安稳,与长时间处在空调环境或过多进食寒凉,使阳气得不到养护有关。明代儿科专著《幼科发挥》早有警示:“夏至后……伏阴在内……土爱暖而恶寒。”这种古今智慧的呼应,提醒我们调理必须顺应天时。
二、小儿推拿:指尖上的节气养生智慧
小儿推拿作为非药物疗法的代表,特别适合依时节进行体质调理。其核心在于通过特定手法刺激经络穴位,调整阴阳平衡。
特别提醒:推拿力度应以轻柔为主,操作前应修剪指甲,使用椰子油或橄榄油等作为介质。最佳时段选在餐前半小时或餐后1小时,避免过饱或空腹状态。
清补脾经
定位:在拇指的桡侧缘,由指尖至指根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拇指桡侧缘置于小儿拇指桡侧缘,来回方向推。
揉板门
定位:在手掌大鱼际顶面。
操作:用拇指按揉大鱼际顶面。
逆运内八卦
定位:在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以圆心到中指根横纹的2/3处为半径,所作的圆周叫内八卦。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为主、食指或无名指为辅,逆时针作圆周。
‘
’
三、融入日常的调养策略
饮食方面
可以吃一些时令瓜果蔬菜,如黄瓜、樱桃、蒜苔等。
推荐一道"冬瓜薏米粥":取冬瓜100g、薏米30g、粳米50g,文火慢炖至米烂,每周食用1-2次。
起居方面
建议执行"昼寝夜眠"制度:午间11点至13点安排30分钟小睡,晚间21点前入睡。这个作息方案符合儿童夏季"晚睡早起"的生理特点。
小满时节,让我们用科学的态度传承古老智慧,在孩子生命的麦田里,播下健康成长的种子。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在这盈而未满的节气里,为孩子构筑一道自然的健康屏障,或许是最好的成长礼物。
团队介绍
团队长期从事小儿推拿等中医药技术的科学研究、临床应用及科普推广。吴大嵘教授是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小儿推拿专委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小儿推拿专委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体质健康管理学会小儿推拿专委会主任委员。
团队包括4名成员,牵头主持2019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已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课题16项,协助参与研究项目30余项。作为主要参与者,获得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学会及其他各级奖项;发布小儿推拿临床实践指南2部,发布地方标准2项,软件及著作权6项,专利授权2项;发表学术论文(含 SCI/EI 收录)90 余篇,其中单篇被引高达 2000 余次 (中文,基于 CNKI 数据库) ,参与编写多部《小儿推拿学》《实验推拿学》《循证医学》、《循证中医药》等国家规划教材,出版《24节气小儿推拿》等科普著作。
来源 | “小儿推拿健康调养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