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工人日报)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如何稳定阿根廷货币比索的汇率成为阿根廷总统米莱面临的难题。
当地时间9月22日,阿根廷政府宣布暂时取消谷物、牛肉和家禽肉等农产品的出口预扣税。在此之前,米莱曾于7月宣布,永久下调牛肉、家禽肉、玉米、高粱、葵花籽、大豆及其副产品的出口预扣税。
按照阿根廷媒体的说法,取消出口预扣税的目的是扩大出口,以换取更多美元外汇,稳定比索的汇率。近一个月来,比索对美元的汇率大幅下跌,阿根廷央行不得不动用超过1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以稳定汇率。
而引起阿根廷货币贬值和金融市场动荡的原因,是今年9月初的一场选举。
9月7日,在阿根廷人口最多省份布宜诺斯艾利斯省议会选举中,米莱领导的执政联盟“自由前进党”不敌“祖国联盟”,比索对美元汇率随即出现下跌,国家风险指数上升。当地媒体分析,选举失利表明民众对米莱领导的改革能否继续产生疑问。
阿根廷长期面临外汇储备不足、通货膨胀高等问题。米莱就任阿根廷总统后,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削减开支、裁撤政府部门等,以减少财政赤字、抑制通货膨胀。至今年8月,阿根廷的月度通胀率已从米莱上任时的超过20%降至2%以下,改革初见“疗效”。
今年4月,阿根廷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获得大约200亿美元的融资,条件是推行汇率改革。从4月14日起,阿根廷实行区间浮动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区间为1美元对1000阿根廷比索至1400阿根廷比索,同时每月根据市场反应在1%的范围内调整一次。另外,该国居民个人每月200美元的购汇额度上限也被取消。
紧跟IMF的脚步,世界银行和美洲开发银行也向阿根廷提供上百亿美元融资,这些融资构成了阿根廷外汇储备的主体。然而,阿根廷今年有大量外债需要偿还,其能动用的外汇储备有限。近期比索汇率发生波动后,阿根廷经济部长卡普托表示,阿将“抛售至最后一美元”来捍卫比索汇率区间。
对米莱政府来说,金融市场走向与其执政处境密切相关。
米莱的改革虽然降低了通胀,但紧缩政策导致居民实际收入下降,失业率上升。阿根廷最新公布的一项民调显示,米莱政府的支持率跌至39%,受访者对政府不满意的比例为59.5%。
与此同时,政府与国会间的分歧也逐渐暴露。9月17日,阿根廷国会众议院推翻了米莱此前对有关儿科和高校法案的否决。9月18日,国会参议院推翻了米莱对国家财政资金分配机制法案的否决。加上执政联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议会选举中的失利,外界开始担忧米莱的政策能否继续下去,这种担忧导致投资者对市场信心下滑。
在此情况下,米莱9月15日发表电视讲话,重申不会修改经济政策,仍致力于实现财政平衡。米莱说,如果能实现财政平衡,阿根廷经济将迎来增长,否则会再次陷入通胀失控的境地。米莱政府提交给国会的2026年预算案显示,明年阿根廷的通胀率将降至10.1%,今年经济增长率为5.4%,2026年将为5%。
为了维持汇率稳定,阿根廷还向美国寻求帮助。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近日表示,美国已准备好以“大规模有力”行动为阿根廷提供金融支持。贝森特9月24日在社交媒体上宣布,美方计划与阿根廷签署200亿美元货币互换协议、购买阿根廷债券、通过美国财政部的“外汇稳定基金”提供备用信贷等。
有分析人士认为,美国的表态意在为米莱政府提供支持,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阿根廷稳定汇率。不过,今年10月26日阿根廷国会将举行中期选举,这被认为是对米莱政府的一次考验。在此次选举之前,阿根廷政府恐怕将持续面临稳定金融市场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