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同比多增4.42万亿元。
从结构上看,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6.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5.02万亿元,同比增长8.2%。
数据显示,我国贷款利率持续保持低位水平。9月企业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今年8月,财政部、民政部等9部门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明确对符合条件的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狭义货币(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5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7619亿元。
专家指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用力,降准降息等一揽子货币政策效果不断显现,人民币贷款保持较高增速,贷款利率低位运行。在货币政策持续发力的同时,近期产业政策力度也在加大,对投资持续形成支撑,支持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