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朋友一夜之间心态“崩了”。今日清晨,社交媒体上的黄金投资者圈子一片哀鸿,“被前几日的高价挂树上下不来了怎么办?”的焦虑提问刷屏。
北京时间10月21日晚间至22日,国际贵金属市场上演“惊魂一夜”,黄金价格大幅下跌,最大跌幅6.3%,创下了12年最大单日跌幅,剧烈波动迅速传导至国内,国内金条、金饰价格也随之起伏。而就在前一日,市场还沉浸在金价持续上涨的狂欢中。(数据来源:Wind)
(数据来源:雪球)
要知道,此前不管不顾的涨幅使得黄金成为了近期市场上最受关注的品种,自然昨日的暴跌也吸引全市场的目光,“惊魂一夜”之后,挖掘基再来和大家聊聊黄金,分享一些投资的思考。
一夜惊魂
短期触发与长期逻辑
有人说,黄金单日暴跌导火索是地缘政治风险的缓和。消息面,欧洲多国与乌克兰宣布接受特朗普的停火条件,特朗普重申中美两国元首会晤的可能性。随着下周计划会晤时间临近,市场波动可能会进一步放大,有可能结束10月以来的贵金属市场避险交易。
而挖掘基更倾向于认为,“没有明显的导火索”,过度拥挤的头寸或是主因。短期波动风险是预料之内、情理之中,前期市场预期高度一致、黄金涨的过于迅疾,急涨之后黄金已经成为拥挤度最高的资产,涨跌相生,这种技术上的回调在其他资产上也经常发生,久经沙场的投资者自然熟悉。
投资者们对黄金的定价逻辑或许早已熟稔。黄金,作为一种极其特殊,对其价值的认可几乎已经刻入人类DNA的金属,既是商品又是投资品还是一般等价物,其价格由短、中、长期三重因素共同决定。
黄金价格短期受避险情绪与投机交易的共同影响。每一次风险事件都在脉冲式地推动黄金上涨,与此同时,投机交易也会加速黄金价格的冲刺;反之风险事件的缓和、技术性的超涨后又会带来黄金的回撤。
黄金价格中期受商品供需以及流动性的影响。黄金需求主要分为金饰制造、工业、投资、央行净买入四部分。工业用金占比较低且波动不大,金饰需求虽然占比很高,但是由于其需求相对稳定,近十年仅在2020年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因此影响黄金价格的主要是投资需求与各国央行的净买入行为。
除去专业资管机构外,黄金市场上的大买家是各国央行。2022年以来,全球央行不计成本的增加黄金储备。这或许也意味着,在央行强烈的购金意愿面前,交易拥挤和短期超买都是噪音,世界黄金协会的调查显示,全球 95%的央行表示未来12个月将继续增持黄金。
央行持续购金的背后是本轮历史级别的黄金行情定价的是“储备价值”,这是影响黄金价格的更深层次的长期因素。这个世界所发生的变化,正在一个更漫长的兑现过程中,反应到黄金的定价中。
2022年前,在资金世界里,黄金主要扮演的是一个“危机锚点”的角色——抗通胀,防风险。直到俄乌战争爆发,美国直接冻结俄罗斯3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全球观察者的灵魂被击中。
大家突然发现,原来美元不是“世界的美元”,不是“中立的公共品”,它一旦被“武器化”之后,任何国家,任何个人的财富,或可能瞬间化为乌有,有必要去寻找独立于美元体系之外的资产。于是,从2022年开始,各国央行的购金需求飙升了五倍,黄金成为锚点。
到了2025年,这一趋势被推向了极致,特朗普第二任期不过9个月,国际金价以令市场目眩神迷的速度飙升,一个锚点已经不够。所以我们看到,比特币、稳定币也一同暴涨,资金在岛链化的制度裂缝里,去寻找各种新的锚点。
有时候真的会觉得,这个世界和人生一样,是由千万个碎片慢慢拼出来的。2022年只是隐约看见,三年过去,新世界的轮廓已经慢慢浮现,新的秩序也在混沌中慢慢形成——不仅仅是地缘政治的格局,也是金融市场的新逻辑。
因而,从中长期来看,在美元信用风险和全球地缘格局重塑趋势等核心定价因素尚未见到拐点前,挖掘基还是认为金价的长期上涨趋势大概率尚未结束,如果出现调整也会为明年布局带来较好的机会。
一夜思考
短期博弈与长期对冲
经历了连续暴涨与一夜暴跌,挖掘基有一些关于黄金投资的思考,也在此分享给大家。
其一,想来黄金从来也不是一个博弈短期波动的好品种,ALL IN梭哈黄金和短线频繁操作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是个好主意。
历史告诉我们,黄金热潮的兴起,表面源于是供需,深层动力却是情绪。人们投资黄金,不是因为它有多少实际用途,更多地是出于对通胀、衰退、战争与金融危机的担忧。他们相信,在未来,总有人会愿意以更高的价格接手这份“安全感”。
此外,一种由于“近因偏差”的贪婪情绪在助长这种投资热潮。从宏观经济预期到央行政策动向,从地缘政治风向到社交媒体上的舆论狂潮,金价的每一轮起伏,几乎都伴随着“情绪—预期—交易行为”的反馈链条。
这也意味着,普通投资者若缺乏对“黄金定价机制”的清晰认知,很容易在高点追涨、低点恐慌,成为情绪波动的牺牲品。
黄金热潮不是单一逻辑驱动的结果,而是地缘政治、货币体系、宏观预期和人类情绪的复杂交汇。其核心,是由“不确定性”引发波动,投射出的是市场对现状的恐慌、对未来的怀疑、以及对确定性的渴望。
在美元信用正被重估、全球格局加速重构的时代背景下,黄金或许不会成为收益最高的资产,但它依然能够成为理解“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关键变量。
其二,当跳出短期博弈的视角,用长期资产配置的维度来考察黄金时,它又成为了大多数普通人为数不多的“命运对冲工具”。
挖掘基一直认为,能够起到对冲风险,提供多元收益来源的资产都是很有价值,既然黄金大逻辑并未瞬间变化,那么账户组合仍旧维持配置即可。
从数据回测来看,黄金与其他资产类别的低相关性甚至负相关性,这也是全球许多机构投资者在其投资组合中适度配置黄金的原因之一。
资产配置中不同资产之间的低相关性是提高夏普比率较好的方式,而过去 10 年黄金与各类资产的相关性均偏低,在组合中增加黄金能够有效的应对市场波动。
一般而言,黄金在家庭资产配置中占比5%-15%即可,当前时点,对于还没有建仓的投资者,一种策略是在黄金出现回调时分批建仓。
通过分析黄金过去三段牛市中的走势,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黄金在回调15%-20%后往往能够再创新高。
如果我们都认为此轮黄金牛市是一个长期机会,那么投资者可以考虑采用分层建仓的策略:若短线有调整,可以在最大回撤达到10%、15%和20%时分别进行加仓操作,将资金分成三份逐步投入。
这种做法的优势在于心理层面的稳定性。即使在小幅调整中可能无法建足充足仓位,但投资者心态会相对从容,如有更大的跌幅或也意味着更好的入场机会。
挖掘基细细想来,当全球增速放缓、波动加剧、不确定性增大时,人们更能切身体会到经济、产业发展并非直线上升,而是有起有落的周期性波动。这时,“周期”从一个经济学名词,变成了每个人生活中真切感受到的压力、困惑和挑战。
投资的关键不在于抓住每一个波段,而在于构建一个能够穿越不同经济周期的资产组合。真正的财富管理,不是赌某个资产会涨,而是如何在经济的起落中,守护住你的核心资产,并找到下一个增长点。
如今的投资圈热议:黄金和AI,一个押注现实,一个预期未来。从年内科技股和黄金的大涨行情来看,市场走势或许表明投资者正同时测试两种情景,并构建投资组合以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情况。
都没什么大不了,如往常一般,胜似闲庭信步。
风险提示
本资料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以上内容不构成个股推荐。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管理人不保证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市场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