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赫梅特·奥库穆斯(Ahmet Okumus)是一位资金管理人。他在1992年以母亲给的1.5万美元开始交易,到2000年时,他已将这笔钱变成了600万美元,平均年化收益率高达107%。他于1997年创立了自己的对冲基金——奥库穆斯机会基金。
他曾出现在杰克·施瓦格(Jack Schwager)的名著《股票市场奇才》(Stock Market Wizards)中。他在书中的章节名为 “从伊斯坦布尔到华尔街公牛”(From Istanbul to Wall Street Bull)。
出生与早年经历
阿赫梅特·奥库穆斯出生于土耳其。16岁时,他参观了刚于1986年成立的伊斯坦布尔证券交易所(Istanbul Stock Exchange),从那一刻起,他决定自己要成为一名资金管理人。这意味着他必须前往美国。于是他在1989年前往美国上大学。
“到我大学最后一年开始的时候,我已经把90%的时间都投入到股市中了,后来我干脆彻底退学了。我的老师对股市和投资的了解远不如我。他们教的都是理论,而这些理论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奏效。‘有效市场假说’是荒谬的。不同的市场参与者做研究的质量不一样,市场价格只不过反映了所有投资者的平均判断而已。”
奥库穆斯于1992年开始交易,起始资金是他母亲给的1.5万美元。到2000年,他已将这笔资金增值至600万美元,这意味着平均年化收益率高达107%。
他于1997年创立了首只对冲基金——奥库穆斯机会基金(Okumus Opportunity Fund)。
施瓦格的采访
由于出色的业绩记录,他被杰克·施瓦格(Jack Schwager)选中,成为其著作《股票市场奇才》(Stock Market Wizards)中的受访者之一。
1998年,他仅获得5%的收益,而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了28%。在这段相对糟糕的业绩之后,施瓦格于1999年对他进行了采访,访谈内容收录于《股票市场奇才》中。
奥库穆斯解释说,在1998年12月初,他的收益率仍有30%,但他过早做空了互联网股票——尤其是亚马逊(Amazon)和嘉信理财(Schwab)。当时亚马逊还只是一个在线书店。他的时机早了至少一年,因为市场的真正高点出现在2000年3月。当时的各项财务指标(每股收益、市销率、现金流、账面价值等)都达到了历史高位,公司内部人员也开始大量抛售股票。奥库穆斯在这两笔交易上损失了29%的账户资金。
“我多少能理解他的感受——虽然我的亏损规模要小得多。”(原作者注)
当时互联网股票的波动性被认为是史无前例的(尽管1920年代也曾出现类似情况,而1999年的波动性甚至比1998年更夸张)。
而最近(仅几个月前),加密货币市场同样经历了荒谬的波动,让许多投资者(包括作者)在毫无预期时被迫止损。
市场狂热与教训
在那之后,奥库穆斯说:
“当市场出现疯狂时,不要参与。你无法预测疯狂。如果一只应该值10美元的股票被炒到100美元,谁能说它不能涨到500美元呢?”
然而,他在当年8月的交易月更为糟糕。当时他的账户回撤高达53%。
造成第二次重大亏损的原因仍然是杠杆过高——当市场回调时,奥库穆斯的持仓达到了200%多头。他并未对早期的亏损过于在意,因为他所持有的股票平均市盈率只有5倍,他知道它们会恢复。但面对互联网股的疯狂上涨,他无法预测泡沫何时破灭。

交易目标与风险控制
“我的首要目标是——不亏钱。”
在8月的亏损之后,他修订了自己的交易规则——永远不再超过100%的多头或空头仓位(他在8月时是200%多头)。
他开始使用期权来降低下行风险,部分原因是基金投资者反馈不喜欢月度波动太大。
他的交易风格自伊斯坦布尔证券市场时期起就变化不大。
“当我只为自己、家人和少数客户管理资金时,我的唯一目标是长期资本增值。现在,我更多地关注月度业绩,因为我希望基金能做得更大。”
奥库穆斯会买入连续三天下跌10%的股票,并在价格反弹时卖出。他还会寻找被低估的股票,通过基本面分析进行交易。
他青睐那些资产负债表健康、经营记录稳定、管理层优秀、账面价值高且有内部人员增持的公司。此外,奥库穆斯最多同时持有十只股票。他说:
“我最好的十个想法,永远会比我最好的一百个想法表现更好。单一股票的最大持仓比例大约是30%——以前是70%。”
“我的目标是成为行业中最优秀的资金管理人。我希望在过去10年、9年、乃至5年的业绩中都能位列前茅。”
交易风格
奥库穆斯的风格自青少年时期在伊斯坦布尔市场交易时起就几乎没变。
当年,他会买入连续三天下跌10%的股票,并在第一次反弹时卖出。
如今他依然在寻找下跌且有价值的股票。
“我依据基本面交易。我心中对股票的内在价值有个估算,当股价跌到足够低、相对价值被严重低估时,我就买入。
比如,我认为某只股票的价值是35美元,为了留出足够的安全边际,我可能在它跌到20美元时才买入。”
“我的主要目标是每一笔投资都赚钱,而不是捕捉每一个交易机会。自1992年以来,我90%的交易都是盈利的。”
“在入场点上,我比其他价值投资者更严格。他们可能愿意以16倍市盈率买入一家公司,而我最多只愿意付12倍。”
他提到几本影响自己极深的书:
《股市逻辑》(Stock Market Logic) —— Norman Fosback 著,让他关注内部交易行为;沃伦·巴菲特的投资方法;彼得·林奇的《战胜华尔街》(One Up on Wall Street),让他理解“常识”的重要性。
研究方法与选股标准
“我每周花100个小时做研究。我持续跟踪过去11年间研究过的所有股票——数量相当庞大。我特别关注创下52周新低的股票。一般来说,除非股价较高点下跌了60%到70%,我根本不会考虑买入。”
“在我交易美股的7年间,我从未持有过创出新高的股票。”
“我对每只股票都会设定目标价(通常是+20%至25%),前提是基本面未发生变化。我从不追求‘全垒打’式的暴利。”
“如果我买入的股票下跌10%,而基本面未变,我可能会加仓。”
“我从不买入那些哪怕有一点破产可能的公司。我只买资产负债表健康、账面价值高、经营记录稳定、管理优秀、内部人员大量增持的公司。”
他通常同时持有约10只股票。
“我最好的十个想法,永远会比我最好的一百个想法表现更好。”
他补充道:“单一股票的最大持仓约30%——以前是70%。”
到1999年第二季度末,奥库穆斯仅投资了13%的资金:“现在市场上没有便宜货。在找到真正便宜的股票之前,我不会冒险。”

总结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章节。不过我认为奥库穆斯那种严格的价值投资 / 逆向投资风格以及高度集中的投资组合,可能并不适合大多数私人投资者。
正如施瓦格所说:“奥库穆斯的唯一目标是——选择那些高胜率、低风险的交易。”
这意味着他会放弃许多潜在赢家,留下不少“桌上钱”不赚。
作者本人表示:
“我很喜欢他卖出虚值看跌期权的策略,未来打算尝试。不过我需要先进一步研究,筛选出适合用这一策略的安全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奥库穆斯是《股票市场奇才》中少数不相信‘止损’原则的交易员之一。他有时会摊平(加仓)亏损头寸。
他之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他的严格价值体系已经在买入时将下行风险控制在极低水平。
而那些偏好动量交易的投资者(如作者)则更倾向于设置止损、及时止损离场。
正如杰克·施瓦格总结的那样:“通往交易成功的道路有很多条,但没有一条是容易找到或容易坚持走下去的。”
上一篇:比特币突破113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