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东京的秋风不冷,但空气里有点铁的味道。那是横须贺基地传来的军舰气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在航母“乔治·华盛顿”号上肩并肩挥手,台下是被灯光照亮的星条旗和旭日旗。这一幕让人想起旧时代的军港——只是这次的“海上秀”,换成了新一代政治演员。
特朗普又一次成了镜头的主角,他喜欢这种舞台:军舰、掌声、摄像机,还有一个愿意微笑点头的盟友。高市早苗——那个从保守右翼一路走到首相府的女人,此刻看起来几乎像是为这出戏准备的完美搭档。她称特朗普为“朋友”,还打算推荐他角逐诺贝尔和平奖。特朗普听后笑得像赢了一场选举,他的回应是夸高市“将成为最伟大的首相之一”。这是外交吗?更像是两位擅长表演的政治家在互相递台词。
两人签下了两份所谓的“重要协议”。第一份,是美国最喜欢的那种——贸易文件,内容就是日本商品继续加征15%的关税,同时日本还得设立一个投资基金,用来“回馈”美国市场。第二份,关于稀土供应框架,美国希望日本掏钱挖矿。听上去像合作,细看却是旧账重提——资源在日本海底,技术在美国手里,账本平衡不了。

在会谈的餐桌上,特朗普如愿以偿地吃上了美国大米和牛排。这顿饭意义非凡:他曾多次敦促日本“多买美国农产品”,现在终于落地。高市拿出一张日本在美投资地图,展示她的诚意。美国媒体称这是“友谊的体现”,可在东京街头,民众更像看到了“跪得太低的外交姿势”。
日本舆论开始嘀咕:这场会谈,是外交,还是“奉承外交”?高市的回答是要共建“日美同盟黄金时代”。但她忘了,黄金也会褪色。日本对美投资承诺高达5500亿美元,这个数字像巨石一样压在日本财政头上。加上她提出将国防开支提高到GDP的2%,日本国民的未来账单正在迅速膨胀。
特朗普的访日行程安排得像综艺节目。上午在赤坂离宫签协议,中午吃饭聊天,下午飞到横须贺航母上演讲。美军士兵整齐列队,高市站在他身边点头微笑。特朗普在台上说:“美日同盟是世界上最出色的关系。”这话听着熟悉,因为几十年前,每一任美国领导人都这么说。区别在于——如今的日本,不再只是点头的听众,而是掏钱买单的那一方。
高市的政治算盘并不复杂。她希望复制安倍的“外交遗产”,借特朗普的“美式舞台”稳住执政。她送给特朗普安倍用过的推杆,仿佛在提醒世人,她是安倍路线的继承人。只是安倍的外交是精算后的平衡,而高市更像是在押宝。她要的不仅是同盟的加持,还有美国国内舆论的“背书”。问题是,特朗普的“友情”从来都是有价的。

美国媒体对这场会谈的评价颇为微妙。《纽约时报》说,这些协议“措辞模糊”,没有回答核心问题——日本究竟怎么落实投资承诺?这句话的潜台词是,美国要钱,日本要安全,但双方都知道,买来的安全并不长久。
日本在防务上越走越远。高市承诺强化防卫,言语里透出前所未有的强硬。她说日本要“从根本上强化防卫能力”,要“积极为地区和平作出贡献”。但在日本国内,这些话让人心里发紧。反对党警告她“在走危险的路”,日本共产党甚至直言,她的举动发出了“危险信号”。网民更直接:防卫开支提高意味着加税,加税意味着生活更难。
然而在高市的政治语言里,这一切都是“必要的牺牲”。她把安全说成信仰,把同盟包装成荣耀。这正是特朗普最喜欢听的故事。美国的军火商、农产品出口商、能源公司,早就开始在账本上写下新的利润预期。美日同盟的“黄金时代”,在经济账上,就是一场单向支付的循环:日本出钱,美国收钱。
也许高市真心相信,跟随特朗普能让日本重获“大国身份”。她在航母甲板上讲得激昂,背后却是国民的疲惫。她说的“和平”,听起来像备战。她说的“安全”,听起来像缴税。她要日本成为“更积极的国家”,可那积极的方向,是走向何方?

东京的街头依旧平静,但政治的空气已经开始变得沉重。高市的内阁支持率暂时因为这场“成功外交”而上升,但她身后的阴影越来越长——来自经济的、来自舆论的、来自同盟内部的。
特朗普将在29日飞往韩国,继续他的“亚洲巡演”。他带走了笑容、承诺,还有日本新的投资保证。留在东京的,是一串待兑现的账单。
高市早苗想要的是一场“黄金时代”,可眼下日本更像在演一出“镀金的梦”。日美同盟依旧闪亮,但那光是从哪里来的?是美国的聚光灯,还是日本纳税人的钱包?
当航母的灯光熄灭,镜头撤离,剩下的只是东京夜色中微微泛冷的秋风。那风吹过皇居、吹过国会,也吹进日本人心里——他们也许在想,所谓的同盟,到底是安全的象征,还是另一场昂贵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