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奶皮子做局了,实时涨价跟股票似的,涨得比黄金都快!”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吐槽。
深秋十月,奶皮子糖葫芦突然风靡全国各地,“排队3小时”“一串98元”等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也让原料之一的奶皮子价格起飞。
01
价格涨幅超黄金
奶皮子被糖葫芦带飞?
“前几天奶皮子断货了,今天才补了上来。”11月14日下午,北京一网红奶皮子糖葫芦门店店员向记者表示,目前门店的人比以往少些,排队只需要半个小时。
作为最早售卖奶皮子糖葫芦的网红门店,该店此前在工作日下午的排队时间要2小时以上。11月10日,该店曾在社交平台表示,因奶皮子暂时断货,暂停售卖糖葫芦。

11月10日,北京一网红奶皮子糖葫芦门店宣布因奶皮子断货,暂停售卖奶皮子糖葫芦。
10月以来,奶皮子糖葫芦突然在网络走红,并迅速点燃了网友的消费热情。尽管一串奶皮子糖葫芦低则二三十元,高则卖至98元,仍有不少人慕名前来购买。
美团数据显示,进入10月后,糖葫芦类外卖订单量环比增长超3倍,其中奶皮子糖葫芦的订单量月环比增长109%。盒马APP显示,奶皮子糖葫芦在现制小食排行榜的销售量排名第一。
奶皮子糖葫芦的爆火也推高了市场对奶皮子的需求,“奶皮子断货”成为热议话题。
记者询问了多名奶皮子销售商。有商家向记者表示,该店用于制作糖葫芦的多种规格奶皮子已全部售罄,补货时间尚不确定。受奶皮子热销影响,店里的奶皮子月饼、鲜奶皮子也已销售一空。

网友晒图打卡奶皮子糖葫芦。 截图自社交平台
奶皮子价格也水涨船高。
另一销售奶皮子的商家向记者表示,自家可用于制作糖葫芦的奶皮子,价格已从去年10元/100g涨到了30元/100g。而这一涨幅,已远超今年年内黄金涨幅。
不过,也有商家向记者表示,如今低价售卖的奶皮子很难保证是鲜奶制作,可能是用奶粉等替代品制作。“十斤奶才能做出一斤奶皮子,而且奶皮子需要冷链运输,物流成本也比较高。”
02
奶皮子糖葫芦为何火了?
“奶皮子糖葫芦最早在去年冬天就开始卖了,但那时候没这么大知名度。”消费者小雯(化名)告诉记者。
她向记者晒出的订单截图显示,她在今年1月购买的奶皮子糖葫芦售价为22元。
时隔一年,奶皮子糖葫芦为何会突然火起来?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向记者表示,奶皮子糖葫芦的爆火并非源于产品本身的颠覆性创新,而是因其高度契合当前消费语境下的“情绪价值”需求,融合传统小吃与视觉新奇感,满足了年轻群体对“怀旧+猎奇”的双重心理诉求。
此外,网络媒体尤其是短视频平台在传播中扮演了关键催化角色。通过网红打卡、沉浸式制作视频、地域限定标签等算法推荐机制,迅速将区域性小众产品转化为全国性流量话题,形成“社交货币”效应。当内容曝光量、用户互动率和模仿行为达到阈值后,会触发指数级传播,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记者注意到,在微博、小红书、抖音等网络平台,奶皮子糖葫芦热点话题频出,一些明星也成为“野生代言人”,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的“打卡”照片或视频。

短视频平台上,有奶皮子糖葫芦相关短视频获得超240万点赞数。 截图自社交平台
抖音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该平台奶皮子糖葫芦的相关热点最早出现在今年3月。随着秋冬季节到来,今年10月,该平台再次出现奶皮子糖葫芦热点及美食趋势。从10月17日至今,已出现32个热点,相关视频播放量11亿,互动量最高的一条视频点赞数超240万,内容涉及排队实况、糖葫芦测评和花式新吃法等。
03
下一个“奶皮子糖葫芦”是谁?
近年来,走红网络的美食不止奶皮子糖葫芦。
奶皮子糖葫芦热度还未消退,“40元一份的固体杨枝甘露”已登上热搜。而在这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网红美食舞台,脏脏包、酸奶大麻花、竹筒奶茶、奶皮子酸奶等,都曾是现象级爆款,部分爆款一度被黄牛倒卖加价超百元。

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的“固体杨枝甘露”。 截图自社交平台
江瀚指出,这些网红美食的走红,都存在共性。首先,这些网红美食普遍具备强视觉识别度与高社交分享价值,如竹筒奶茶的民族风容器、脏脏包的巧克力粉尘效果、奶皮子糖葫芦的乳白晶莹外观,均能在社交媒体上形成“一眼可辨”的传播符号,降低用户内容创作门槛。其次,它们大多采用“传统元素+现代演绎”的产品逻辑,在文化认同基础上进行轻创新,既唤起集体记忆,又赋予新鲜感,有效规避纯概念产品的空洞风险。此外,依托低成本、快迭代的供应链体系,让这些爆款以区域试点快速验证市场反应,并借助平台流量实现了“短周期、高周转”的商业化路径。
不过,在风靡一时后,大多数的网红美食都走向了没落。除主观上的味道偏好外,脏脏包曾被吐槽吃起来麻烦,竹筒奶茶则被质疑竹筒发霉、循环使用,奶皮子糖葫芦的价格过高、偷工减料等问题,也被消费者诟病。
作为能被快速复刻的低成本小吃,未来奶皮子糖葫芦或许注定要实现价格回归。而网红美食如何逃离昙花一现的命运,对从业者来说依然是考验。
相关新闻
冬日京城小吃经济升温,奶皮子糖葫芦成“排队王”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左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