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早上好,我是帮主郑重,干了20年财经记者、专啃中长线投资的老炮儿。今早一睁眼,市场又是冰火两重天——一边是比特币跌得抹去年内所有涨幅,一边是A股里国资抄底、政策暖风不断,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唠唠,哪些是噪音,哪些才是能放心拿的机会。

先说说加密货币这事儿,估计不少朋友看着之前涨得猛心里痒痒过。但你看,上个月还冲到12万多美元的比特币,这才一个多月就跌回9万出头,年内30%的涨幅说没就没。其实这事儿不意外,我跑财经这么多年,见多了靠政策预期炒作的品种,特朗普政府之前的亲加密货币立场一降温,资金立马就撤了。中长线来看,这种没实质支撑、波动比过山车还猛的品种,普通投资者真别碰,咱们要的是睡得着觉的收益,不是半夜起来看行情的煎熬。
再转头看A股,今早最有意思的信号是股权转让里的“国家队动作”。400多亿市值的芯片股复旦微电,被上海国资旗下的国盛投资花51亿拿下12.99%的股份,成了第一大股东。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这是国资在芯片赛道的重磅布局啊。还有和顺石油要跨界拿下奎芯科技的控制权,奎芯科技是做算力互联的,正好踩在AI的风口上。这些股权转让背后,其实是资金在悄悄布局优质资产,对中长线投资者来说,这比那些短期暴涨的妖股靠谱多了——国资的眼光和资金耐心,可比游资稳多了。
政策面也得重点提一嘴,国常会刚部署了“促消费稳投资”,不少专家都预测新一轮降准降息有望落地。这里面有个关键点,政策思路不是以前单纯刺激消费了,而是要让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简单说就是让好产品能卖出去,消费者想买的能买到。这对咱们投资来说,就是找那些能跟上消费升级、又有优质供给的行业,比如跟着华为AI技术喝汤的算力产业链,华为这周要发布的新技术能把算力利用率从30%提到70%,这可是实打实的技术突破,不是概念炒作。
还有个热点是储能,需求飙涨超3000%,听着挺吓人,但咱们中长线看不能只看数字。之前储能多靠政策补贴,现在取消强制配储后市场需求还能爆发,说明是真刚需,跟“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渗透率提高绑在一起的。但要注意区分,有些公司是真有产能有技术,有些只是蹭热点,得看它的订单和业绩能不能兑现,这才是中长线持有的底气。
最后给大家上个中长线的实在策略,也是我这么多年摸出来的门道:别追那些14天12板的妖股,比如合富中国都停牌核查了,这种股涨得快跌得更快,纯属投机;要盯紧三个方向——有政策支撑的(比如促消费稳投资受益的消费和基建链条)、有资金真金白银布局的(比如国资入主的芯片公司)、有技术实质突破的(比如华为算力产业链、储能优质企业)。选对这些赛道里的优质公司,别被短期涨跌牵着走,耐心拿着,时间自然会给你回报。
我做财经记者20年,见过太多追涨杀跌的遗憾,也见过不少坚守优质标的的收获。中长线投资拼的不是眼力快,而是定力足。今天聊的这些信号,大家可以慢慢消化,有拿不准的公司或者赛道,也可以跟我聊聊。要不要我帮你梳理一份中长线潜力赛道的核心标的清单,都是结合今天的政策和资金动向筛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