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黄忠
通讯员 李鑫鑫 汪倩
实习生 陈茜 刘婧妏 魏楚楚
为多贷款,他们竟凭空“吹”出三千头猪!最终,四人因骗取银行贷款128万元,全部获刑。11月19日,随州市曾都区检察院检察官以案说法:银行贷款不是“唐僧肉”,任何骗取资金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严惩。
胡某和吴某曾是一对夫妻,共同经营一家小型养猪场。然而,2022年,胡某沉迷网络赌博,不仅赔光了家中积蓄,连猪场的资金链也断了。为解燃眉之急,他们动起了贷款的念头。
这时,周某(另案处理)主动找上门:“你们这猪场规模太小,贷不了多少,但我有办法!”双方约定,贷款成功后,胡某支付周某“辛苦费”。
随后,在“懂门路”的徐某、陈某的介绍下,周某帮二人在打印店伪造了一整套材料:经营流水、资产证明,甚至假的离婚证——只因胡某名下还有贷款未还清。“除了身份证、户口本、行车证外,其他基本都是假的。”胡某事后承认。
随后,吴某拿着伪造的资料,分别以个人、猪场的名义向银行申请贷款48万元、80万元。第一笔48万元到账后,周某收走7.2万元“好处费”,其中1.92万元分给了徐某和陈某。
然而,当第二笔80万元批下来后,胡某、吴某、徐某、陈某却联手对周某隐瞒了消息。承办检察官介绍,4人私下商量,胡某、吴某将其中49万元借给徐某、陈某使用。贷款到期后,由几人共同偿还本金。
好景不长。2023年10月,贷款陆续到期,银行发现猪场早已注销,吴某名下48万元贷款也已逾期。吴某先是谎称“猪全得瘟病死了,没钱还”,又说有49万元借给了徐某、陈某,但二人拒不归还。银行催收无果后,对吴某及猪场提起民事诉讼。直到2024年7月,银行深入核查才发现:吴某当初提交的材料全是伪造。原来,猪场实际年出栏量不到1000头,他们却虚报成4000头,凭空多“养”了三千多头猪!
“我们只是想多贷点钱,没想到后果这么严重……”案发后,胡某等人悔不当初,主动退还全部128万元违法所得。
“胡某、徐某、陈某、吴某伪造证件和材料,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贷款,应当以骗取贷款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承办检察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今年3月,该院对胡某等四人提起公诉。今年8月15日,当地法院以骗取贷款罪分别对胡某、徐某、陈某、吴某四人判处有期徒刑,均适用缓刑,各并处罚金。目前,相关判决已生效。
承办检察官提醒,银行贷款不是“唐僧肉”,任何企图通过伪造材料、“包装”数据骗取资金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严惩。企业在申请贷款时,务必真实反映经营情况和还款能力,切勿心存侥幸、以身试法。一旦造成重大损失或形成不良贷款,不仅个人将面临刑事责任,更可能影响企业信誉与发展前途。诚信经营,才是长久之道。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