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阳市文峰区人民检察院在区综治中心对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件召开听证会,多名安阳市司法局系统抽选的人民监督员参与监督评议,案件背后的法治警示与司法温情引发社会关注。
案件回溯至2024年4月初,未成年人岳某某私自窃取家中一只28.67克的金手镯,委托同学销赃。其同学在文峰区某路口,以3800元的低价将手镯售予戴着口罩的收金者孟某。仅数日后,孟某便以15000元的价格转手卖出。经安阳市文峰区价格认证中心评估,该金手镯实际价值达17642元。面对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交易,孟某在明知卖方是未成年人且物品来源存疑的情况下,仍选择收购,企图谋取暴利,其行为已触犯《刑法》相关规定,被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司法机关全面考量案件情节。孟某虽构成犯罪,但犯罪情节相对轻微,到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主动坦白全部经过;作为无任何犯罪记录的初犯,其认错悔罪态度诚恳,不仅积极赔偿受害人全部损失,还获得对方谅解,并自愿认罪认罚。基于上述情况,检察机关依据法律规定,拟对孟某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听证会上,人民监督员认真听取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的情况介绍,深入了解孟某的具体情况与思想动态,当场对其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孟某深刻认识到自身行为的违法性,诚恳接受教育并表示今后将严守法律底线。经人民监督员与听证员集中评议,一致同意检察机关的拟处理决定。同时,他们特别建议检察机关联动学校,针对实施盗窃行为的未成年人岳某某开展后续心理疏导与法治教育,帮助其回归正轨。
这起案件为社会敲响警钟:私自收售来历不明的贵重物品,看似是“精明”的获利手段,实则已跨越法律红线。司法机关呼吁广大群众树立诚信经营理念,增强法律意识,切勿因一时贪念触碰法律高压线。
此次听证会在文峰区综治中心举行,是司法机关创新工作机制的生动实践。通过将法律阵地前移、优化听证流程,既保障司法公正透明,又强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推动司法服务更贴近群众需求,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与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