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产业作为一个独特的行业,具有鲜明的特点,通常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较长的周期以及缓慢的效果呈现。然而,尽管如此,航空产业的长期效益极为可观,而且还具备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航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尤其是在飞机型号研发和前期研究方面,所需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多。这一特点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尤其明显,充分体现了国家在这一时期的特殊需求。
1978年,中国决定迈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国家领导人向航空工业部下达了明确指示,指出:“航空工业实在是资金消耗太大,你们必须发展,主动思考解决方案,成立公司,争取赚钱,从而为获得发展机会铺平道路。”这一指令不仅明确了航空工业发展的方向,也为其外向型道路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在当时,中国的军用飞机在国际市场上存在一定需求,但由于中国秉持“不做军火商”的立场,所有对外的军事援助均是无偿提供的。与此同时,为了全方位支援其他国家,中国还帮助多个国家建立了飞机维修厂,这也无形中增加了政府和航空产业的负担。领导人的这一指令,实际上是希望航空工业能够积极寻找转变局面的途径。
恰逢其时,航空工业迎来了一个难得的机会。1973年,埃及与以色列爆发了赎罪日战争,战争结束后,在西方国家的调解下,埃及与以色列的关系逐步趋于缓和。苏联当时对这一局势感到不满,认为其在埃及的战略投入未见回报,于是决定暂停对埃及的军事援助。埃及原本大量使用的苏式装备,苏联不仅停止了后续的支持,还放任不管。
在这种背景下,埃及急需找到第三方国家来维护和升级这些苏式装备,并采购新的武器。最终,埃及选择了中国。由于中国也在使用苏式装备,并且在其维护与生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成为了埃及的理想合作伙伴。
最初,埃及希望中国能协助维护其安-24运输机,同时表示有意购买战斗机。航空工业在此时抓住了这一机会,时任中航技出口处处长刘国民带领一个七人代表团,于1979年春天前往埃及洽谈。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发生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关键节点。
回顾当时的细节,不禁令人感慨万千。在出发前,吕东部长特别指示代表团,称“这次去卖飞机,必须要现汇支付,哪怕是1美元也行。”这句话当时听起来几乎有些戏剧化,然而事实却正如他所说。1978年和1979年,中国的外贸总额仅为200亿美元。如此有限的外汇储备让国家在投资重大项目或采购先进装备方面面临巨大困难,这也使得国家经济形势显得更加严峻。
因为急需外汇,代表团的主要任务便是通过军贸获取现汇,以缓解国家的经济压力。中国刚刚经历了动荡的岁月,经济形势异常严峻,而改革开放正是应对这一困境的重要举措。在出发前,代表团原本应重点研究与埃及的合作方案和合同内容,但由于外汇问题,实际重点几乎全都放在了如何筹集外汇上。
最终,代表团寻求外经贸部的帮助,成功获得了1000美元的拨款。然而,外经贸部也面临外汇紧缺的问题,最后中航技代表团收到的唯一资金仅是一张5美元纸币。这笔资金来自三机部出国小组节约下来的预算。尽管如此,代表团仍然带着这笔仅有的5美元启程前往埃及,开始了这次艰难的谈判。
抵达埃及后,谈判陷入了僵局。埃及方面原以为中国会延续之前的无偿援助政策,但很快他们意识到中国的政策发生了变化。中国的飞机开始标价销售,埃及方面对此感到困惑,认为交易难以达成。为了打破僵局,代表团不断向埃及方面解释改革开放的背景,强调军贸已成为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无偿援助已经不再现实。
经过持续努力,最终在副总统穆巴拉克的帮助下,代表团成功打破了埃及政府的心结,并达成了协议。经过45天艰苦的谈判,埃及决定从中国进口44架歼-6战斗机、6架歼教-6教练机及200多台发动机,交易金额达1.67亿美元。这笔资金为中国带来了急需的外汇,并成为改革开放初期的重要军贸合同之一。
这一交易不仅为中国航空工业注入了资金,也为国家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整个过程中,埃及的支持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且这一事件也让中国航空工业看到了军贸的巨大潜力。
然而,后续的生产和运输环节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军贸业务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高度矛盾,飞机生产完成后,航空工业联系中海运请求运输,但遭到拒绝。中海运表示国家没有相关运输计划,最终这笔外贸交易揭示了当时体制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促使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体制改革。
飞机顺利运到埃及后,代表团派遣人员前往进行组装和调试。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几件有趣的插曲。首先,埃及人注意到中国工人在上厕所时总是结伴同行。由于特殊时期的管理要求,代表团必须确保人员的行为规范和工作内容明确,因此这种看似微小的现象也成为了一个小小的插曲。
另一个插曲发生在休息时观看电影。由于在中国,好莱坞大片常被视为资产阶级腐化的产物,代表团成员最终决定离开影厅。这一举动也成为那个时代特有社会背景的印证。
尽管遇到诸多困难,经过艰苦的努力,航空工业最终按时交付了战斗机,埃及方面对其质量和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一成功标志着中国军贸业务的起步,并且为之后中国军贸业务的快速发展铺平了道路。
通过此次对埃及的军售,中国航空工业深刻认识到,尽管在世界范围内技术水平相对滞后,但凭借全面的服务和保障,依然能够满足像埃及这样国家的需求。军贸的成功不仅为中国带来了急需的外汇收入,也加速了航空工业的迅速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
上一篇:王旭东,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