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孙玥 郑子怡
家住湖北武汉的许女士是一位黄金爱好者,经常会购买一些黄金饰品。为了交流购买黄金的信息,她还经常会在黄金交流群里和大家一起讨论。但没想到,就是这些她眼中能升值的黄金,竟让她亏得血本无归。
近日,大象新闻·大象帮收到网友求助,一位姓鹿的男子通过社交平台账号“Zz寄卖行”低价吸引网友买金饰,结果付款成功后却遇到不发货、少发货的情况。
每克644元的低价买金饰 4万多元的货不给发
今年春节前,许女士通过在黄金群认识多年的女孩小陈那里得知,她在一个社交平台上卖金饰的人那里,通过大盘价(当日金价)购买了一条金手链。“这太划算了,而且小陈说她已经买了300g了。”看见小陈买了这么多金饰,许女士心动了。她通过小陈介绍,联系上了这位在社交平台上发帖卖黄金的鹿某。
许女士通过社交平台账号“Zz寄卖行”看到了小陈口中卖黄金的帖子,鹿某在这个账号上声称他卖的黄金是潮宏基的,于是许女士通过私信加上了卖方鹿某的微信。
挑选了160克的金饰后,许女士在1月25日当天以大盘价644元/g的价格进行交易,共花费103516元。转账成功后,许女士收到了鹿某发来的金饰,但克重明显不够。“我当时没有怀疑鹿某,我甚至还想再挑选一些金饰,让他把剩下的克重再补发过来就行了。”但这一等就再也没消息了。
在许女士多次催促鹿某发货后,对方玩起了猫鼠游戏。“他受不了我每天催,就发了个快递应付我,结果在半路上他就把快递拦截了。”许女士眼看收不到货,就让鹿某退钱,“结果他又给我发了个假的转账截图给我,告诉我已经退过钱了。”许女士很无语。
“直到现在,鹿某还有50多克一直没有发给我货,而且我还发现他寄给我的金饰中有20克的金包银。”许女士十分气愤,她没想到自己花了10万多只买到了91克的金饰,“这不纯纯就是诈骗吗?”许女士说。
十多位网友受骗 卖家出具的身份证“年龄刚满18岁”
无独有偶,春节前夕,江西南昌的曾女士也在社交平台上看到账号“Zz寄卖行”发布的“出大盘价潮宏基专柜发的黄金足金999盘缠手链”,并要求买家通过微信直款购买。
1月26日,曾女士看好了一款15.91克重的黄金手链,按照当天大盘价644元进行购买。随后,鹿某向曾女士提供了同伙陈鑫雨的支付宝账号,并要求曾女士通过支付宝转账10246元。曾女士转账成功后,鹿某承诺会在1月30日-31日发货。
没想到的是,曾女士收到货后发现,这条手链不仅不是当初她挑选的那条,而且根本不是潮宏基品牌的产品,“更可气的是,后来我发现这条手链根本就不是黄金的,而是金包银的!这就是诈骗!”曾女士表示,发现自己被骗后,她立马要求退款,但在多次沟通后,曾女士只收到了1000元的退款,“这个骗子已经不回我微信了,我现在还有9246元没有退。”曾女士说,她现在已经无法与这位鹿某取得联系了。
曾女士把自己受骗的经历发在了社交平台上,结果发现还有十多位网友都在鹿某这里买黄金被骗。这些被骗的消费者建了个微信群,记者通过微信群联系上了另一位刚刚被骗的郭女士。
郭女士花费2953元买了一条4.6克的金手链,但微信和银行卡转账时均显示有欺诈风险,已无法给鹿某转账。为了顺利交易,鹿某给郭女士发了一个名为“乾坤珠宝行”的商家付款码。在转账成功后,郭女士收到了一条金包银的手链,根本不是当时她挑选的那条。
就在郭女士要求退货换货的过程中,她发现鹿某开始搪塞自己,她意识到可能受骗了。为了追回自己的钱,郭女士联系到了当时转账的商家“乾坤珠宝行”,结果发现鹿某发给自己的那条手链就是在这家专门卖金包银的店里买的,“商家还告诉我,转账剩余的钱都打给鹿某了。”郭女士说,转账时她看到鹿某发来的身份证信息,“他竟然才18岁。”
当求助人们意识到自己被骗后,想要再次联系鹿某退钱时,则发现对方早已微信不回、电话关机、社交平台账号私信也不回话了。
账号“Zz寄卖行”已被注销 律师建议起诉卖家
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后,求助人们第一时间都选择了报警,但是各地警方表示,付款后由于卖方已发货,这种情况只能属于经济纠纷,目前无法立案。
记者尝试拨打求助人提供的鹿某电话,一部电话处于关机状态,另一部一直无人接听。
2月12日,记者通过社交平台搜索“Zz寄卖行”,平台提示“警惕网赚骗局,提升防诈意识。”。而记者试图通过社交平台与账号“Zz寄卖行”取得联系时,却发现对方隐私设置,已无法发送消息。
2月14日,当记者再次查看该账号情况时,发现账号“Zz寄卖行”已被注销,该账号显示“账号异常,已被限制登录”。
随后,记者将该情况向社交平台人工客服进行投诉,工作人员表示将于48小时内进行回复,目前平台未接到相关的投诉信息,客服工作人员也表示,如果用户遇到账号存在交易欺诈的问题,可以对该账号进行申诉封号,平台也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这种通过个人买黄金却遭欺诈的情况该怎么办?北京市中伦文德(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梁兴陆认为,卖家鹿某的行为属于诈骗罪。卖家以黄金大盘价这种较低的黄金价格吸引消费者付款,而实际交付的产品少克重,或者以白银代黄金,甚至是不交付,最后卖家也处于失联状态,从这一系列的操作来看,律师梁兴陆认为卖家从一开始就没有正常交易的想法,就是想用过欺骗方法实现非法占有目的。如果目前警方不予立案的话,梁兴陆建议求助人可通过民事手段维权,起诉卖家交付产品属于严重违约,要求卖家解除合同,返还货款。
急难愁盼,找大象帮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
或拨打电话0371-65888888
河南广电全媒体记者和相关部门一起关注您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