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巴西这样的国家没有义务继续使用美元进行贸易——这是卢拉总统在接受巴西电视台Record TV采访时说的话。展现了当前国际关系中几个关键动态的交织:贸易摩擦升级、新兴经济体寻求战略自主、全球金融体系变革的尝试。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纸关税令,瞬间点燃了美巴关系的火药桶——7月9日,特朗普通知巴西总统卢拉,从8月1日起将把巴西销往美国的商品关税从之前“所谓对等关税名单中设定的10%”,大幅上调至50%。
在此之前,巴西与美国好像没有传出有什么实质性的冲突。但画风急转,特朗普针对巴西挑起贸易战——从10%的关税,猛增至50%,提升力度如此之大,远超寻常贸易摩擦范畴,妥妥的贸易战。
不仅如此,特朗普还在信中公然介入巴西内政,指责卢拉政府对前总统博索纳罗的调查是“猎巫行动”。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经济重压和政治挑衅,巴西总统卢拉在次日晚间迅速做出了异常强硬的回应。
在接受巴西Record TV电视台采访时,卢拉掷地有声地表示:“没有美国,不意味着巴西就无法生存”。他还清晰地指出:美国市场虽然重要,但 美国与巴西之间的双边贸易额仅占巴西GDP的1.7%。
又说“这个比例意味着巴西拥有相当的腾挪空间”——可以寻找其他合作伙伴来购买巴西商品,而不必抱着美国这棵大树不放。在采访中,卢拉总统明确提出了替代方案,即通过市场多元化来化解美国单边关税带来的冲击。
这不仅仅是口头反击,更体现了卢拉主政的巴西政府乃至更多国家、地区面对贸易战时“主动寻求降低对单一国家经济依赖”的政策,增强自身战略自主性和经济韧性的核心目标——强化非美市场间的合作。
作为资源丰富的农业和矿产大国,巴西拥有向中国、欧盟、东盟、非洲、拉美国家以及金砖伙伴拓展市场的潜力。
卢拉的回应远不止于贸易层面
他借采访的机会,重申了不久前在里约热内卢金砖国家峰会上的核心主张:挑战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垄断地位——卢拉说:“我没有义务使用美元同委内瑞拉、玻利维亚、智利、瑞典、欧盟或中国进行贸易”。
卢拉表示:各国之间可以用自己的货币进行贸易,像巴西这样的国家完全可以在与特定贸易伙伴——无论是邻国、金砖成员还是其他地区大国进行双边贸易时,直接采用本币结算,而不是美元。
这一观点不仅旨在降低交易成本和汇率风险,更深层的意图在于减少受美国金融政策波动和潜在制裁的影响,掌握更多经济自主权。
在上周末的金砖峰会上,卢拉已公开呼吁各国领导人共同探索减少国际贸易中对美元依赖的路径。此次借回应特朗普关税之机再次强调这个观点,无疑是表明他将金砖机制视为推动这一“去美元化”战略的关键平台。
虽然建立统一的金砖货币面临巨大挑战,但推动成员国之间以及与其他伙伴国采用本币结算,无疑是更为现实且可行的第一步。特朗普以关税威胁卢拉,反而可能加速巴西将这一战略从言论转向实践。
特朗普将贸易政策与巴西内政(对博索纳罗的调查)粗暴挂钩,将霸权、干涉主义的外交风格显露无疑,这无疑进一步激化了卢拉政府的对抗情绪。
同时,卢拉代表的左翼立场与特朗普的右翼民粹主义之间本就存在的深刻意识形态分歧,也为这场贸易争端增添了复杂的政治底色。这场由特朗普点燃、卢拉强势反击的贸易对抗,其影响将远超双边关系。
短期内,美巴关系必然显著恶化,双边贸易将受到实质性损害。长远看,巴西加速寻求替代市场(特别是深化与金砖国家及区域伙伴的合作),将推动全球贸易格局进一步重组,削弱美国在某些供应链上的主导地位。
更值得全球关注的是,巴西将“去美元化”的倡议直接置于应对美国压力的实战背景下。卢拉能否成功推动与主要贸易伙伴的本币结算协议,将成为检验金砖国家乃至全球新兴经济体减少美元依赖决心的关键试金石。
作为拉美最大经济体,巴西的立场和行动也可能鼓舞区域内其他国家追求更大的经济自主权。这场围绕贸易关税的较量,已悄然演变为新兴经济体挑战美国经济霸权、重塑全球贸易与金融秩序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卢拉宣称的“没有美国也能生存”的道路及其挑战美元霸权的实践,其每一步进展都将牵动世界经济的神经——清晰勾勒出一个不稳的单极世界中,新兴力量寻求摆脱依附、重塑规则的坚定决心。本文作者南生,欢迎大家转载、转发、评论、留言、分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