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持续加剧,美元走势疲软为黄金价格提供了重要支撑。央行购金热潮延续,散户投资者看涨情绪显著升温,黄金市场呈现出多重利好因素交汇的格局。
央行购金热潮推动市场需求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黄金储备规模达到7390万盎司,较上月增加7万盎司。这已是连续第八个月净增持黄金储备。自去年11月重启增持以来,我国央行月度购金量呈现明显特征。2024年12月增持33万盎司,2025年1月至6月期间,月均增持量维持在6万盎司至16万盎司之间。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央行净购金量达1136吨,创历史第二高位。2025年一季度,全球央行购金的前三大买家为中国、波兰、土耳其,合计占比超50%。在全球央行购金调查中,95%的受访机构计划未来12个月继续增持,这一比例创2019年调查以来新高。
各国央行增持黄金主要出于优化外汇储备结构的考虑。黄金作为非主权信用储备资产,不受单边制裁影响,与其他货币资产的价格走势并非完全一致。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美元信用持续弱化的背景下,通过合理配置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的比例,可以有效对冲因单一货币汇率波动而带来的损失风险。
散户投资热情持续高涨
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今年以来韩国投资者对A股与港股的累计交易额已超过54亿美元。中国已跃居韩国投资者第二大海外投资市场,仅次于美国市场。今年2月韩国投资者对中国内地和香港股票的月度交易额飙升至7.82亿美元,月度交易额环比增长近两倍。
韩国股民最中意小米集团,今年以来累计净买入金额约为1.7亿美元。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也受到韩国股民青睐,分别吸引9310万美元和6089万美元的资金流入。泡泡玛特凭借旗下潮玩产品的全球热度同样获得追捧,韩国股民共买入资金超3494万美元。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在中国市场的投资策略转向更加乐观。其中国在岸部门在第二季度投资者信函中表示,旗下中国在岸基金于二季度录得5.8%的回报,上半年总回报达13.6%,并已进一步上调了中国股市的配置比例。桥水基金认为,未来中国股票宜适度增持,原因是政策支持和估值相对较低。
港股IPO市场热度提升,外资正在从港股IPO的基石投资者途径大量流入中国资产。今年以来,纯港股上市和A股市场赴港IPO火热,上半年IPO募资额超1000亿港元,远超过去三年水平。外资基石投资者的投资金额和投资占比连续上升,截至6月30日,在今年港股IPO的公司中,基石投资者占45.2%。
来源:金融界